以下为《【热点解读】动脑筋“粘住”线上消费者(2020.04.0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动脑筋“粘住”线上消费者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零售及餐饮企业积极开拓线 上业务。相关外卖平台数据显示,1 月 26 日至 2 月 8 日期间,采用“无 接触配送”订单占总订单量的 80%以上,且每一单外卖都使用“无接触 配送”服务的用户占到 66%。今年 1 月份至 2 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 零售额同比增长 3.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21.5%,比上年 同期提高 5 个百分点。 这一逆势增长看起来出乎意料,实则在情理之中。近年来,随着城 乡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日益提高, 以及网购用户数量持续增多,我国网络零售规模稳步扩大,对零售市 场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据测算,2019 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8.5 万 亿元,比 2014 年有统计以来增加 2 倍以上,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 长的贡献率超过 45%。疫情在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线上消费快速发展, 使其成为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虽然疫情对消费领域的冲击较大,但这一影响是暂时的。当前,我 国整体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商品消费向中高档升级,服务消费向提 质增效升级,线下消费向线上线下结合升级。总体来看,国内市场内 部需求增长较快、持续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消费升级趋势不可逆 转。在这一趋势下,线上消费要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要是题中应有之 义。 1 疫情发生以来,由于在线消费对到店消费的替代率提高,市场主体 为适应市场变化,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意愿增强,客观上推进了我 国消费品市场转型升级和供给结构优化的步伐。从需求端来看,疫情强 化了消费者线上购物的习惯,从而为疫情过后线上消费创新发展奠定 了需求基础;从供给端来看,疫情也进一步促进了供给端零售新模式、 新业态的出现,促使线上供给端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需要。 下一步,如何巩固这种供给端与需求端“双升级”格局,让两端相 互促进,从而与线上消费未来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企业来说,要抓住市场机遇,除了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之 外,提供更高品质的商品与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方向。质量是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诚信为本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在转向线上经营的 过程中,企业需要将保证质量、严控品质放在首位,为消费者提供更好 的购物体验,在“粘住”顾客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如此,即便是在 疫情过后,这种增长依然可以持续。 线上消费要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也离不开政策支持和环 境打造。近日出台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 实施意见》再一次聚焦改善消费环境、破除制约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 提升消费领域治理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从市场供给、消 费生态、消费环境等方面综合提出 19 条具体举措,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via 经济日报) 2 3 拉动消费乘数效应的点有哪些 后疫情时期,通过拉动消费撬动市场,从而将消费取向形成的信 号传递至市场主体,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这是人们在恢复生产、提振经济方面具有的共识。日前,国家发改委 等 23 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的实施意见》指出,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因此, 促进消费,就是促进经济增长,需要不断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质 量,扩大消费范围,释放国内市场消费的巨大带动作用。 拉动消费的道理并不难懂,但实施起来却不容易。如何拉动消费? 采用市场的手段,让消费更多形成乘数效应而非替代效应,就是一个 有效的方法。消费的乘数效应,指一个消费行为或一次消费可以引发、 带来连锁消费的行为。而消费的替代效应,则指一种消费行为覆盖了另 外一种消费行为,造成本应发生的另一次消费行为不再发生,其所需资 金形成储蓄,由此形成消费递减,造成消费萎缩。 在 3 月 18 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政府相关部门 提出,要积极跟踪分析各地相继出台的消费券等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 支持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认真 抓好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现在,推出消费券的地方越来越多。显然, 要通过消费券等措施促进消费,形成消费的乘数效应,就不能将消费 券一发了之。一发了之的做法,最有可能带来消费的替代效应,更难顾 4 及消费的公平和市场的效率。 最近,一些地方在促进消费中,充分发挥了数字经济的独特作用, 利用大数据平台,将消费券投放至可以形成乘数效应的消费领域,精 准到点,投放成某某。一些地方政府联合电商平台推出“安心消费节”, 以线上补贴拉动线下消费的形式,通过电商的大数据平台,将消费券 发放到可形成乘数效应最显著的生活服务业,以此刺激消费需求,提 振城市消费,助力经济复苏。 消费券的发放也有成本。因此,精准投放、防止折扣倒卖、保证发 放程序公开透明可回溯,可以借助电商大数据平台实现。通过电商大 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精准发放,让消费券发挥最大的拉动消费作用。 消费券由地方财政发放,是相对成熟的撬动消费工具,实际上是地方政 府加杠杆,通过补贴方式来刺激消费、释放消费需求。 许多地方政府选择一些大型综合消费服务电商平台发放消费券,就 是因为此类电商平台大数据可以同时实现线上监管、防止伪造与滥用等 功能,由此可以确保消费券“保障、鼓励定向消费、有使用限制”的初 衷,充分发挥消费券拉动消费的目的,扩大消费券的乘数效应,避免替 代效应的出现,在实现消费回补的同时培育新型消费,推广健康消费, 实现有重点的消费重振。从一些地方“安心消费节”活动情况看,通过 电商平台覆盖业务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放消费券,已经对这些地 方的餐饮、文某某等需重点提振的行业起到了促进作用,乘数效应正在 形成和扩大。形成乘数效应的消费,才能持续地拉动经济发展。(via 光明日报) 5 粉笔视角:消费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压舱石”,超过 GDP 总量的 60%。在疫情防控取得初步战果的时刻,能否建设好强大内需市场,能 否尽快恢复消费的生机和活力,关系今年经济增长和全面小康社会建成 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尤其在海外疫情愈演愈烈、外需短期内将持续疲软 的关键时候,国内消费市场尤显重要。要在政策层面积极加力提效,不 少地方通过发放消费券、降低中小企业运营成本等方式,鼓励民众消费、 支持企业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要积极推动线下企业数字化 转型,通过“互联网+”,在线上获得更多营收、更好口碑。可以预见的 是,今年的经济形势会面临一定困难,人们的消费信心会受到一定程度 6 的影响,但只要政府市场共同发力,没有过不去的难关,没有解决不了 的问题。 7 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热点解读】动脑筋“粘住”线上消费者(2020.04.0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