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关于太钢推荐 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 替代3040制作槽道可行性分析报告_.08.25》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关于太钢推荐 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 替代30408制作槽道
可行性分析报告
双相不锈钢优势
节镍不锈钢
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并具有超塑性。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各约占一半的不锈钢。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Si、Nb、Ti,N等合金元素,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在所有的情况下,双相不锈钢牌号之间物理性能的差异很小,可能只是测试方法的差异。双相不锈钢的物理性能介于奥氏体不锈钢和碳钢之间,更接近于不锈钢的性能。
高强度、超塑性、韧性高
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而且强度大大高于奥氏体不锈钢。
耐腐蚀能力强
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
耐应力腐蚀
与具有类似耐氯化物点蚀和缝隙腐蚀性能的Yg氏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表现出明显优越的耐应力腐蚀断裂性能。双相不锈钢在化学加工工业的许多应用是代替奥氏体不锈钢,用于有很大的应力腐蚀断。
双相不锈钢劣势
韧性和塑性较奥氏体性能差
尽管双相不锈钢强度高,但它们仍表现出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与碳钢或铁素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塑性一脆性的转变是平缓的。双相不锈钢即使在很低的环境温度如-40℃/F下仍保持良好的韧性;但是双相不锈钢的韧性和塑性通常比奥氏体不锈钢差。Yg氏体不锈钢一般没有塑性一脆性转变,在低至深冷温度的条件下仍保持优异的韧性。
弯曲回弹较大,不易加工
尽管双相不锈钢的高屈服强度允许厚度减薄,但由于弯曲和杨氏模量的限制,在制造过程中也会带来困难。由于双相不锈钢强度较高,其变形需要更大的外力,因此在弯曲操作中的回弹比奥氏体不锈钢要大,两种双相不锈钢与316L奥氏体不锈钢回弹的比较见下图。双相不锈钢的延展性比奥氏体不锈钢差,为避免断裂需要增加弯曲半径。
/
延展性差硬度高某某、弯曲工序难
由于双相不锈钢较高的硬度和高加工硬化率,与标准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它降低了机加工操作中工具的寿命或需要更多的机加工次数。在成某某或弯曲操作之间可能需要退火,因为双相不锈钢的延展性差不多是奥氏体不锈钢的一半。
冲孔工序磨损刀具
冲孔可被看作是一种困难的剪切形式。高强度、快速加工硬化和抗撕裂性使得双相不锈钢相对较难冲孔且会磨损刀具。比较好的一个切入点和指导原则是,把双相不锈钢当做两倍厚度的奥氏体不锈钢来处理。氮含量较高的高合金化双相不锈钢的冲孔更加困难。
本次太钢共推荐四种不锈钢分别为:2001、2101、2202、2304,具体相关参数详见以下内容。
太钢推荐不锈钢牌号2101
国外执行标准
美国UNS:S32101
执行标准:
ASTM A 276-2006 不锈钢棒材和型材
ASTM A240 A240M-05 不锈钢厚板、薄板和带材
国内对应牌号
牌号:03Cr22Mn5Ni2MoCuN
中国ISC:S22294(奥氏体-铁素体双向不锈钢)
执行标准:
GB /T 4237-2015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 /T 3280-2015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与30408材质对比
3.1、化学元素对比(%)
牌号
限值
C
Si
Mn
P
S
Cr
Ni
Cu
Mo
N
S22294/2101
最小值
-
-
4
-
-
21
1.35
0.1
0.1
0.2
最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模量(20℃)/KN/mm2:
200
200
-
-
193
10
磁性:
有
有
有
有
无
11
抗拉强度(RM/MPa):
≥650
≥600
≥650
≥620
≥515
12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MPa):
≥450
≥400
≥450
≥450
≥205
13
伸长率A/%:
≥30
≥25
≥30
≥25
≥40
14
布氏硬度HBW
≤290
≤290
≤290
洛氏硬度HRB≤25
≤187
15
泊松比
0.3
0.3
-
-
0.3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关于太钢推荐 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 替代3040制作槽道可行性分析报告_.08.25》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