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按章节)

本文由用户“day取名字好难”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8-25 21:40:56 举报文档

以下为《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按章节)》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姓名:

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化学的作用

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合成药物。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

4、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三、化学发展史

2、近代: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分子论,使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元素。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使学习与研究化学变得有规律可循。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18个纵行但只有16个族。

四、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的要求: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 、物质的变化

1 物理变化:宏观: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2 化学变化:宏观: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微观: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

3 区 别: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中没有。

4 联 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注意: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其它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中的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或放热,发光等。

(3)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而不是现象。

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实验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实验数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2 ◆检验燃烧后是否有H2O生成的方法:将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有水珠产生,则有水生成。

3 检验物质燃烧后是否有CO2生成的方法:将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CO2生成

4 蜡烛燃烧石蜡 + O2 H2O + CO2

由蜡烛燃烧生成物可确定蜡烛的组成中有氢元素和碳元素,但不能确定氧元素。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1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 见教材P151-152。

2 实验室药品取用的规则:

“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用1-2mL;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

3 、固体药品的取用

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

块状固体(如理.大石、石灰石等)用镊子;“一斜二放三缓立”

4、液体药品的取用

(1) 多量且不需准确体积:倾倒。注意瓶塞要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2)少量:用胶头滴管滴加。悬空滴加,不能伸入容器内.

(3) 定量:用量筒量取。先倾倒,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量筒要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水平。

注意:① 瓶塞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防止瓶塞沾上杂质而污染药品。

② 标签向着手心是为了防止残留在瓶口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③ 量筒无零刻度。一次性量取,且量筒规格要与所量液体体积接近。

量筒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最低处,仰视会使读数偏小,量取液体体积偏大.

俯视会使读数偏大.量取液体体积偏小。

5、 酒精灯的使用.

(1) 三禁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

(2) 酒精的量: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3,不能超过2/3.

处理酒精着火的方法:用湿抹布扑灭.

(4) 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某某,否则酒精挥发,留下水分,下次使用时点不着火.

6、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需要注意:

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0。

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7、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需要注意:

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试管夹或铁架台的铁夹应某某在离试管某某1/3处。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必须用外焰;

8、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9、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

必须垫上XX网才能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一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1) 现象:产生白某某,集气瓶中的水上升约1/5体积.

(2)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 实验成功的关键 :

① 红磷要过量; ② 容器要密封,; ③ 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4) 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的原因:

① 红磷不足,氧气未耗尽;② 气密性不好; ③ 未冷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5)集气瓶中先加少量水的作用: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2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二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 氧气用途: (1) 供给呼吸Al>Fe。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Si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

注意:

(1)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元素组成物质,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构成分子,原子既讲种类,也讲个数。

如: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水由水分子构成。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变,分子数目不一定变。

原子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元素种类和质量一定不变。

二、元素符号的意义

1、一种元素 2、一个原子。3、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还表示单质.

三、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一大二小.

四、元素周期表:

1、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写了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7个横行7个周期;18个纵行16个族。

除第一周期外,每一周期以金属元素开头,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每一单元格包含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 

练习:下列符号的意义。

H:表示氢元素、1个氢原子。 2H:表示2个氢原子。

S:表示硫元素、1个硫原子、硫单质。 2S:表示2个硫原子。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淡水紧缺的原因:1、 淡水占总水量的比例小; 2、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3、 水体污染。

二、爱护水资源

1、措施:① 一方面节约用水;② 另一方面防止水体污染。

2、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①加强水质监测 ②工业三废要处理后排放;

③农业上合理农药和化肥 。 ④生活污水要处理后排放。

3、提高水的利用效益的方法

①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 ②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滴灌。 ③工业上提倡对水的循环使用。

4 、水污染的三个来源: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课题2 水的净化

一、过滤操作要领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若有气泡,则影响过滤的速度。

“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 烧杯紧靠玻璃棒;② 玻璃棒下端靠三层滤纸处;③ 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

注意:1、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时,玻璃棒不能搅拌。

2、两次过滤后仍然混浊的原因:

①滤纸破损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O、C、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烟尘

四、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乙醇

① 俗 名:酒精;化学式:C2H5OH。 ② 物理性质:无色、有气味易挥发。

③ 化学性质:可燃烧:C2H5OH +3O2 3H2O + 2CO2(产生淡蓝色火焰)

④ 用 途:做燃料,如乙醇汽油。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优点:可节省石油资源;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2、氢气

①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② 化学性质:可燃性

2H2+O2 2H2O(淡蓝色火焰)

③ 实验室制法。

原理:Zn+H2SO4 == ZnSO4 + H2↑

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H2O2制O2 或实验室制CO2的装置相同

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④ 氢能源的优点:

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无污染;可再生能源,且来源广。

⑤ 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氢能源的困难之处:氢气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3、其它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初三下册化学测试金属材料测试
  2. 初中化学考点总结(1)
  3.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按章节)
  4.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5. 走进化学世界试卷
  6. **_*考化学试题
  7. 六年级科学下册月考四
  8.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9.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中考备考组织策略 (1)

以上为《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按章节)》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