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马某某知识点绪论》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绪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鲜明的政治立场、崇高的社理.会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答: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作用)
①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②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③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和三个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1)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2)三个理论来源。
产生:19世纪40年代(1831:法国里昂,1836: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纱工人运动)
3)公开问世: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第一章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定义及其意义
一、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二、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4、、世界的统一性原理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5、联系的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1.联系的观点①定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②定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普遍联系的原理(1)联系是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性。①内部联系:每一具体事物都是由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②外部联系:每一事物都与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③整体联系: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中的一环。(2)方法论意义:普遍联系的原理是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观点“协调发展”的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地处理和协调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的关系,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正是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具体体现。
6、发展的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7、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
它揭示,无论在什么领域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发展前期)。
b.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13、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2)经济危机实质: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3)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马某某知识点绪论》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