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哲学是系统化的、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不是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提出;
谁是第一性(本原):物质——唯物主义(正确);意识——唯心主义;
有无同一性:有——可知论(正确);没有——不可知论;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知的事物;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
例子:水是万物的始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五行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谢(身体决定精神);气者,理之依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缺陷:
机械性;(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性;(孤立、静止、片面的角度看问题)
不彻底性(自然观是唯物的,历史观是唯心的)。【半截子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知识、人类思维)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领域):唯物史观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人的精神】
例子:孟子——万物皆备于某某;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王某某——心外无物;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我、心、人、人相关的词语、感觉、知觉、感知、思维】
客观唯心主义: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但这种精神不是某个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精神”。【人之外的精神】
例子:朱熹——理生万物;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黑格尔——整个世界都是“绝对精神”;论语——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命里有时终须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意义:
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限;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唯物论
一、唯物论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定义是列宁提出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运动的基本形式中社会运动是最高级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静止也是动的,只是特殊状态);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即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处于运动之中;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否认运动只承认静止:形而上学(不变论)eg.刻舟求剑;否认静止只承认运动:相对主义诡辩论eg.方生方某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意识是人脑(不是大脑)特有的技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不是意识的源泉】是载体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上是主观的;
正确的意识源于客观世界,错误的意识源于主观世界
意识有能动的作用:①目的性和计划性;②主动创造性;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务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务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但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处罚,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规律三可三不可:可知可利用可尊重;不可消灭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间顺序性;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四季更替X;水涨船高(】
可能性和现实性
偶然性和必然性
认识论
实践
马哲首要的基本观念是实践;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点:客观物质性(构成要素客观);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有意识);社会历史性(受历史条件制约);直接现实性(观念变为现实)
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最基本】(人与自然关系);社会实践(人与人之间关系);科学实验(探索);
认识
感性认识
低级阶段;表面认识
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三种形式:感觉(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综合认识)——表象(回忆和再现)
理性认识
高级阶段;内在认识
概念——判断——推理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