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修辞手法的种类及作用》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比喻
(1)界定: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
比喻的构成:本体、喻体、喻词。
这人的相貌不大好看,脸像个葫芦瓢子,......(赵某某)。
本体是"脸",喻某某"葫芦瓢子",喻某某"像"。
(2)类型
明喻
分明用另外事物来比喻文中事物的比喻。
例:月亮很像烧饼。
借喻
比隐喻更近一层,全然不写主体,把比喻当做主体代表。
例:高山流水喻知音。
隐喻
比明喻更近一层的比喻,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
例:
(3)注意事项
运用比喻要注意的问题
1.比喻与被比喻的两个事物需要有一点极其相似。
2.以上两个事物又必须在其整体上极其不相同。
借代
(1)界定:
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
(2)类型:
旁借
是随伴事物和主干事物的关系。在原则上是,用随伴事物代替主干事物,用主干事物代替随伴事物没有区别。有四组:
1.事物和事物的特征或标记相代
2.事物或事物的所属/所在相代
3.事物和事物的作家或产地相代
4.事物和事物的工具或资料相代
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对代:借来代替本名的,尽是同文中所说事物相对待的事物的名称,也可以分作四组:
1.部分和全体相代
2.特定和普通相代
3.具体和抽象相代
4.结果和原因相代
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注意事项
用特征或标记代替时,必须能真正代表主体。
映衬
(1)界定
用相对反应的事物来相应相称,分为反映和对称。
(2)类型
反映
一个事物上两个观点两个辞格的映衬。
例:名族危亡之际,为国捐躯何某某是生还是死。
对称
一个辞格一个观点上两个事物的映衬。
例:在有些父母看来,让孩子学习好的就是好的,让孩子成绩下降的都是不好的。
(3)注意事项
两种类型有交错的地方,但其实各不相同,使用时需要注意。
摹状
(1)界定
描写对事物情态的感觉。
类型:摹写视觉、摹声格。
(2)类型
摹写视觉
描写事物视觉所感。
例:阳光正好,天上流过绿色的风。
摹声格
描写事物听觉,只取声音,不问意义。分为两种,一种直接写声音,另外一种借用的声音渲染气氛。
例:你的背影伴随着泠泠铃音远去。
(3)注意事项
描写听觉时应避免流于表面或者使人不能同感。
双关
(1)界定
用一个词顺起两个不同事物的修辞手法。
类型:表里双关,彼此相关。
(2)类型
表里双关
字和本意单单谐音,例:
彼此相关
借眼前事物来表达的所说意思。
例:
(3)注意事项
引用
(1)界定
文中夹插先前的成语或故事的部分。
类型:明某某,暗用法。
(2)类型
明某某
说出它是何处成语故事的。
例:
暗用法
并不说明,单将成语故事编入自己文中的。
例:
(3)注意事项
暗引法的五大流弊:1.用典隐僻,使人不解;2.用典拉杂,令人生厌;3.用典浮泛,难知
真意;4.刻削成语,不合自然;5.用典失照
仿拟
(1)界定
为了讽刺嘲弄而故意仿拟特种既成形式的。
类型:拟句,仿调
(2)类型
拟句
全拟既成的句法
例:
仿调
只拟既成的腔调。
例:
(3)注意事项
拈连
(1)界定
甲乙两项说话连说时,趁便就用甲项说话所可适用的词来表现乙项观念的。
(2)类型
拈连格
例:出门万某某,中道逢嘉友,未言心先醉,不在接杯酒。
移就
(1)界定
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甲印象的性状移属于乙印象的。我们常见的大概是把人类的性状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倒装:话中特意颠倒文法上逻辑上普通顺序的部分。倒装大都用以加强语势,调和音节,或错综句法。
随语倒装--
例如:“雷锋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普通顺序是:我以为并不见佳。)
跳脱:语言因为特殊的情境,例如心思的急转,事象的突出等,有时半路断了语路的。跳脱在形式上一定是残缺不全或间断不接的。
跳脱分了三类:第一,急收,即说到半路断了不说或者说开去的。第二,突接,折断语路突接前话,或者突接当时的心事,因此把话折成了上气不接下气。第三,岔断,由于别的说话或别的事像横闯进来,岔断了正在说的话,致被岔成了残缺不全或者上下不接。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修辞手法的种类及作用》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