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高二生物(六)》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高二生物(六)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3题,共计78分)
1.(6分)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引起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种群出生率下降 B.雌性个体也减少 C.种群性别比例失调 D.雌虫生殖能力下降
2.(6分)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
/ /
A.减少和增长 B.增长和减少 C.稳定和减少 D.稳定和增长
3.(6分)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 世纪末一度仅余300多只,采取保护措施(禁止捕猎、恢复栖息地植被、减少栖息地人类活动)后恢复到约1000只。在采取保护措施期间,白头叶猴种群的某些数量特征可能发生了改变,其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有( )
A.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 B.种群密度、迁入率、死亡率
C.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 D.出生率、迁入率、性别比例
4.(6分)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
B.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
C.年龄组成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D.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
5.(6分)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①、②、③三种类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图③表述类型
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①表述类型
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图③表述类型
D.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②所示类型
6.(6分)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每天定时取样,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
B.将培养液滴在计数室上后,再盖上盖某某
C.培养后期的样液一般需要稀释后再取样计数
D.对压在方格线上的酵母菌,应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
7.(6分)田鼠是主要生活在农田中的植食性鼠类,黄某某是其天敌。当田鼠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田鼠种群停止增长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田鼠的种群数量总是在环境容纳量之下波动
C.人为地一次性捕杀田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D.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黄某某种群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
8.(6分)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图1中的c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
C.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图2中的丁某某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
9.(6分)调查种群密度或丰富度时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结果偏大的是( )
A.使用大网眼的鱼网进行标志重捕调查池塘某种鱼的种群密度
B.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前未震荡试管取培养液
C.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D.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土壤中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10.(6分)下列关于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兴XX利;改变发生地的植被,因地制宜种植飞蝗不食的作物;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改变飞蝗发生地的土壤条件; 施加蜕皮激素受体抑制剂或促前胸腺激素受体抑制剂等方法和措施来防治蝗虫。
15.(9分)【答案】A
【解析】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第一年种群数量是N0,每年的增长率为α=1.3,则λ=2.3,则t年后种群数量为N0×λt。第三年,也就是二年后,t=2,种群的数量是N0×λ2,将λ=2.3带入,即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N0×2.32=5.29N0,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高二生物(六)》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