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药学专业名词解释专项训练答案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药学专业名词解释专项训练
细胞
1.单纯扩散
2.主动转运
3.钠-钾泵
4.极化
5.去极化
6.继发性主动转运
7.静息电位
8.动作电位
9.阈电位
10.“全某某”现象
11.神经冲动
12.受体
13.兴奋--收缩耦联
血液
1.血细胞比容
2.血清
3.等渗溶液
4.等张某某
5.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6.红细胞沉降率
7.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8.生理性止血
9.血液凝固
10.凝集反应
11.贫血
12.纤维蛋白溶解
13.交叉配血
14.凝血因子
循环
1.血液循环
2.最大复极电位
3.自律性
4.窦性心律
5.异位心律
6.心动周期
7.心率
8.心律
9.等容收缩期
10.搏出量
11.射血分数
12.心输出量
13.血压
14.收缩压
15.舒张压
16.脉搏压
17.平均动脉压
18.心血管中枢
19.血-脑屏障
呼吸
1.呼吸
2.肺泡通气量
3.通气"血流比值
4.每分通气量
5.最大随意通气量
6.解剖无效腔
7.功能余某某
8.用力呼气量
9.肺活量
10.潮气量
11.肺换气
消化与吸收
1.消化
2.机械性消化
3.化学性消化
4.吸收
5.容受性舒张
6.胃排空
7.胆盐的肠肝循环
8.分节运动
9.蠕动
10.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排泄
1.排泄
2.原某某
3.肾小球滤过率
4.肾小球滤过分数
5.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6.肾糖阈
7.渗透性利尿
8.水利尿
9.高某某
10.低渗尿
11.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1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13.少尿
14.清除率
内分泌系统
1.内分泌
2.激素
3.远距分泌
4.旁分泌
5.自分泌
6.神经分泌
7.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8.下丘脑调节肽
神经系统
1.神经元
2.突触
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解析:
细胞
1.单纯扩散:一些脂溶性(非极性)小分子或少数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2.主动转运:指物质在膜蛋白(生物泵)的帮助下,由细胞代谢供能,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跨膜转运。
3.钠-钾泵:钠泵的本质是细胞膜上的Na+-K+依赖式ATP酶,当细胞内Na+浓度升高或细胞外K+浓度升高时被激活,分解ATP为ADP并释放出能量,能对Na+、K+进行逆电-化学梯度的转运。
4.极化: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所处的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
5.去极化:静息电位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的状态。
6.继发性主动转运:指某些物质逆浓度差的跨膜转运过程中所需能量不是直接来自ATP的分解的转运,而是利用钠泵活动间接供能的转运方式。
7.静息电位:安静情况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相对平稳的电位差。
8.动作电位: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的可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是兴奋标志。
9.阈电位:指引起钠通透性突然大量增加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
10.“全某某”现象:当可兴奋细胞接受阈刺激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值达到最大,且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变化,也不随细胞在动作电位传导过程中距离的增大而衰减,即“全”;当接受阈下刺激时则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即 “无”。
11.神经冲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浆运输至神经末梢释放,再作用于靶细胞的方式。
7.甲状腺的自身调节:甲状腺根据血碘水平,通过自身调节改变,摄取碘与合成甲状腺激素的能力。
8.下丘脑调节肽:是指由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主要的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素的总称。
神经系统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2.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
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由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
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由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药学专业名词解释专项训练答案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