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学生珍爱生命教育实践系列研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小学生珍爱生命教育实践系列研究
***? 刘某某
生命教育是当今时代的热门话题,对于生命教育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人们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也较以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是生命教育的目标却远远没有实现。当今教育的使命,要求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然而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关注的是学生考分、评比、获奖等可见成果,忽视和淡漠的恰恰是学生和教师在学校中的生存状态与生命质量的提升,这种现象随着学生的学年段的增升越演越烈。不少教师和家长心目中有教书无育人、有分数无生命,从不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来看待。最后,严重的导致教育、教学成为重复性的机械劳动。从中,教师的生命价值也不同程度的被压制、被忽视了。
一、关于《珍爱生命,焕发活力》办学理念提出
在制定学校自主发展三年规划,提出学校的办学理念的时候,我们学习了著名教育理论家叶某某教授《新基础教育》的思想,我们理解到小学就应当负起为培育一代新人奠定扎实基础的神圣责任。然而,我们在诊断自身学校的办学现状时发现:校内,睁着眼睛做眼保健操;不顾危险地从水泥石阶上跳下来,还相互比赛;沿着楼梯一滑而下;写字姿势不端正;课间不休息看闲书;上课没精神,打瞌睡或做其它作业……。校外,到摊贩处购买不洁食物或伪劣商品,乱穿马路,随地吐痰,去游戏机房,在网吧不加节制地玩乐,更有甚者无端出走等等。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外部认识的不足和环境氛围的不良影响而导致了学生不懂得悦纳自己,不尊重他人,不热爱生活,不珍爱生命。理论与现实之间,明显地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这条鸿沟必须由理论工作者和我们教育实际工作者共同去填补。
过去我们较少研究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较少注视他们的交往,关心他们的需要和行为发展,用“一不留神,他们已经长大了”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然而,这确实是一个儿童特殊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他们的道德抑制力逐步强化,他们的个性正在形成……,他们正在学习扮演和体验社会角色。根据我们成长的经验,这些都将对他们的未来乃至终身产生重要和深刻的影响。我们从这一批又一批的新儿童身上,看到了旺盛的生命力,他们来到我们这里给我们带来新的生命和更充实的生活。我们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一切条件和环境去适合他们的发展,使他们具有信心、勇气、兴趣、乐观和向前的态度。给孩子更多的健康、欢乐和幸福,这就是我们对“珍爱生命、焕发活力”早期教育的理解。
二、探索与实践——我们的做法
(一)构建学习型组织,建设一支可信赖的教师队伍
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学校要保持具有生命活力的、能主动发展的社会有机体,就必须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创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便成了关键。为此,学校开展了学习型组织建设,为学校“珍爱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创设学习化的氛围
我们启动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学习型网络,开展扎实、有效的学习活动,提出一个口号——“每天学习一小时,给我五年竞争力”。
2.在学习中形成共同愿景,在教改探索实践中完善心智模式
我们开展“研培”工作,大力倡导科研与教改结合,在教改中寻找课题,在科研中实践改革。在科研与教改相结合的探索中逐步改善川二教师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逐步把个人融入团队之中,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不断消除自我设置的障碍,对工作充满自信。
3.学习化的工作使成员活出生命意义
学校发展如同企业竞争一样,说到底就是学习力的提升。学习力包含了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大方面。如果没有教工在这三方面的提升,学校发展只是一句空话。我们不能简单地只看教工的学历文凭,更重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加系统化、深入化,使珍爱生命的理念变成学生今后的自觉行动。
《生命的旋律》这本教材作为我校拓展教材,已列入教学计划,它是通过对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启蒙,让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有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其对社会、对他人,尤其是对残疾人的爱心,使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的发展。我们的教材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实践为主要方式进行的。
五年来的工作实践和研究开发,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和要求来看,应该说只不过是刚刚踏进门槛,前面的路还很长,任务也更艰巨,我们将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引下,不断进取,不断求常.为生命教育在我校的实施取得真正的实效而努力。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小学生珍爱生命教育实践系列研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