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备考复习1

本文由用户“yjc753951”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2-03 02:04:28 举报文档

以下为《地理备考复习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地理备考复习1

自3月1日起 中考倒计时:109天

关键提醒:

本提纲所罗列知识属于高频考点和重难点,同学们需要结合课堂笔记本、七八年级上下册所有复习资料及小测卷、试卷等相关资料共同复习。

提纲属于知识大纲,详细内容务必复习以上资料!!!!!

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复习

第一步:结合大纲进行全面复习,根据提纲知识点筛选出遗忘知识点、混淆知识点、不认识知识点三大模块,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标注清楚。可采用只看提纲回忆知识点的方法,若能快速准确的回答即为已掌握知识,不用过多复习;若有所迟疑即为遗忘知识点,若能回答但属于错误答案即为混淆知识点;若无法回答那就属于不认识知识点。

第二步:结合已有复习资料,先着重背记遗忘知识点,巩固知识(PS:若是地图记忆不熟,一定参照课本原图进行记忆。可采用记轮廓;特殊点;多图对比共性点、异同点;以某点为切入点可顺时针或逆时针依次细看地图,找到图中重点。记图同时务必要熟悉图名和图例)

第三步:混淆知识需做对比,找出知识点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相关知识点的练习题做一做,区分两者之间的设问区别。再者查看曾经的错题,多练多看。

第四步:针对不认识的知识,需要长期坚持反复背记、习题、查阅资料、询问等将其务必补上。若地理成绩较不理想的同学可以将基础知识死记硬背,再结合做题巩固知识点,先熟悉考点的设问形式。后期一点点的补上。

第五步:每次考试前,务必按以上内容认复习,若敷衍了事,成绩自然不会欺骗你,请同学们坚持下去,加油!6月18日中考冲鸭!!!!

七年级上册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大小(平均半径、最大周长、表面积)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3.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定义、指示方向、形状、长度变化、度数划分、度数范围、度数起点、度数变化规律)

注:本初子午线(或0度经线或格林尼治0度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低、中、高纬度划分、半球划分与判断

(根据下图做训练,判别半球、纬度范围、书写经纬网)

5.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除00经线和00纬线及1800经线外,度数相同的经、纬线各有 2 条,它们的交点有 4 个)

6. 自转、公转运动(方向、中心、周期、产生的地理意义)

7.一年中太阳直射位置、日期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节气(北半球)

直射纬线

日期

季节月份

昼夜长短变化

北半球季节

南半球季节



①















②















③















④

















备注:太阳直射点情况

五带的划分

温度带

范围

气候特点

特殊地理现象



A 带









B 带









C 带









D 带









E 带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公式、计算、单位换算、比较大小)、方向(三种判读方式)、图例(课本)

地形图

⑴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

⑵分层设色地形图:能一目了然的看到地面高低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

⑶地形剖面图:最能直观的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坡度陡缓判读、攀岩选择地、河流发源地、灾害发生逃亡方式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内高外低

:等高线向数值小(或低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原因(靠近高等院校、科技力量雄厚等)、共同分布特点(东部沿海地区)、中国硅谷)

第五章

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区域

东北三省

黄土高原

首都——北京

南方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珠江三角洲、港澳台

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工业发展、主要铁路干线、主要城市、与港澳合作模式

台湾

西北及某地

青藏地区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地理备考复习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