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1)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由用户“earthht”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3-28 10:29:20 举报文档

以下为《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1)教学内容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4 表内乘法(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其中,4、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的关系。

教科书的编排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重视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大量同数连某某的现实情境,架构起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桥梁,突出乘法意义的本质,使学生更为明确乘法的意义,并能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乘法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之后在运算上的一次质的突破。初次接触乘法,学生会感到陌生,理解上会感到困难,因此,教好“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弄清乘法的意义及来源,完成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尤为重要。受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影响,学生习惯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对抽象的乘法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时,尽量考虑用形象的图形以及学生身边的实物来辅助教学。由于二年级的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操作。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这个思维特点,采用形象与逐步归纳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尝试编制乘法口诀并体会乘法口诀的含义,刚开始学生对于口诀的应用可能不是很灵活,需要在课堂上多引导、多实践、多应用。



1.要充分利用好情境图,让学生感知乘法的意义。乘法的意义是学习乘法计算和用乘法解决问题的基础。要利用教科书中提供的同数连某某的现实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而生动的直观表象,让学生将具体的同数连某某的算式、情境用更抽象、更概括的“几个几”的方式进行表达,同时通过与情境中非同数连某某的情况对照,使学生形成对乘法现实模型的认识。

2.要充分借助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时要改变单纯重视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尤其要特别关注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动手操作,如画一画、摆一摆,帮助学生理解“相同加数连某某”“求几个几”,这样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3.要设计丰富有趣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教师应该设计形式多样、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如开火车、对口令、找朋友、摘苹果、小动物过河等多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生动活泼的练习,让枯燥的记忆变得多彩有趣,提高练习效果。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加强乘法的口算练习,不在于量的多少,而在于每天的坚持练习,力争达到正确、快速。到一学期期末,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8~10道乘法题的效果。

1 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6~47例1,完成教科书P48“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经历几个相同加数连某某的简便形式可以用乘法表示的探究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2.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 ○○ ○○

3.与4×3表示意义相同的加法算式是( )。

①4+4+4 ②4+3 ③3+3+3



三、将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读一读改写的算式。



参考答案

一、1.2 4 4+4=8 4×2=8 2×4=8

2.3 5 5+5+5=15 5×3=15 3×5=15

二、1.② 2.② 3.① 4.②

三、3 3 3乘3 4 7(或7 4)4乘7(或7乘4)

5 6(或6 5)5乘6(或6乘5)6 9(或9 6)6乘9(或9乘6)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1)教学内容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