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新辅警《犯罪行为认定》考试复习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新辅警《犯罪行为认定》考试复习题
一、判断题
1.殴打他人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不管被侵害人是否受伤,都属于违法行为。( )
2.中国公民赵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由于赵某的犯罪行为地不在中国境内,行为也没有危害中国的国家或者国民的利益,所以,不能适用中国刑法.??( )
3.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
4. 严重精神病患者乙正在对多名儿童实施重大暴力侵害,甲明知乙是严重精神病患者,仍使用暴力制止了乙的侵害行为,虽然造成乙重伤,但保护了多名儿童的生命,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
5.甲因疏忽大意而致人死亡,甲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的危害结果,既可能是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也可能只是发生他人重伤的危害结果??( )
6..甲意图杀害乙,经过跟踪,掌握了乙每天上下班的路线。某日,甲准备了凶器,来到乙必经的路口等候。在乙经过的时间快要到时,甲因口渴到旁边的小卖部买饮料,待甲返回时,乙因提前下班已经过了路口。甲等了一阵儿不见乙经过,就准备回家,在回家路上因凶器暴露被抓获。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 )
7.甲、乙二人合谋抢劫出租车,准备凶器和绳索后拦住一辆出租车,谎称去郊区某地。出租车行驶到检查站,检查人员。见甲、乙二人神色慌张便进一步检查,在检查时某某、乙意图逃离出租车被抓获。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抢劫(未遂)罪。?( )
8.甲深夜潜入某银行储蓄所行窃,正在撬保险柜时,听到窗外有响动,以为有人来了,因害怕被抓就悄悄逃离。甲的行为构成盗窃(未遂)罪。?( )
9.某甲欲跳楼自杀,围观者大喊“怎么还不跳”,某甲跳楼而亡,围观者的行为构成故意犯罪。?( )
10.张某加入某恐怖组织并参与了一次恐怖活动,后经家人规劝退出该组织,??张某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
11、甲见楼下没人,将家中一块木板扔下,不料砸死躲在楼下玩耍的小孩乙。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
12、船工甲见乙落水,救其上船后发现其是仇人,又将其推到水中,致其溺亡。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犯罪。 ( )
13、邻居看见6楼儿童马上要从阳台摔下,遂伸手去接,因未能接牢,儿童摔成重伤,邻居的行为不构成过失犯罪。( )
14、乙将手提箱(内有现金1万元)忘在出租车的后备箱。后甲搭乘该出租车时,将自己的手提箱也放进后备箱,并在下车时将乙的手提箱一并拿走,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 )
15、甲(十五周某某)因偷拿苹果遭摊主喝骂,遂掏出水果刀将其刺成轻伤,甲的行为构成犯罪。( )
16、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17、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18、醉酒的人犯罪,可以负刑事责任。( )
19、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20、张三与李四有仇。某日,张三见李四前往公用的水井打水,便抢先一步在水井中下毒。结果导致李四饮水后死亡。张三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不是犯罪的基本特征?(??? ???)?
A.?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D.?严重违背道德性?
2.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公开在某公园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甲、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
A.聚众淫乱罪???????B.组织淫秽表演罪? C.寻衅滋事罪?????????D.无罪
3.?我国民航飞机在飞越日本领空时,机上一美国公民杀死一巴西乘客,犯了故意杀人罪,对这一犯罪的美国公民应适用(? )。?
A.美国刑法?????B.中国刑法???????C.日本刑法??????D.巴西刑法
?4.?我国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一规定体现了( ????)。?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
5.?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适用我国刑法,必须是(?? ??)。?
A.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
B.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C.犯罪地国家未对其处罚的?
D.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并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
6.?关于犯罪故意的特征,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明知危害结果可能发生,希望这一结果发生?
B.?明知危害结果必然发生,希望这一结果发生?
C.?明知危害结果可能发生,放任这一结果发生?
D.?已经预见危害结果必然发生,放任这一结果发生?
7.甲女得知男友乙移情,怨恨中送其一双滚轴旱冰鞋,企盼其运动时摔伤。乙穿此鞋运动时,果真摔成重伤。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的行为属于作为的危害行为??
B.甲的行为与乙的重伤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C.甲具有伤害乙的意图,但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D.甲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8.肖某(女)是某幼儿园老师。在上室外课时,见儿童甲一直追打儿童乙,肖某屡次训斥甲,甲仍然追打乙,肖某恼怒中顺手将甲扯开,甲打了个趔趄摔倒,头部撞上石阶上的破口锐角而身亡。关于肖某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B、?构成故意伤害罪,属于间接故意
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D、?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9.下列情形中,不认为是犯罪的有( )
A、甲打电话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气愤地表示要“修理”仇人陈某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价值8万元的一辆汽车,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10. 甲架好枪支准备杀乙,见已患绝症的乙踉跄走来,顿觉可怜,认为已无杀害必要。甲收起枪支,但不小心触动扳机,乙中弹死亡。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仅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B. 仅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 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过失致人死亡罪
D. 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过失致人死亡罪
11.关于故意杀人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意欲使乙在跑步时被车撞死,便劝乙清晨在马路上跑步,乙果真在马路上跑步时被车撞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B.甲意欲使乙遭雷击死亡,便劝乙雨天到树林散步,因为下雨时在树林中行走容易遭雷击。乙果真雨天在树林中散步时遭雷击身亡。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C.甲对乙有仇,意图致乙死一亡。甲仿照乙的模样捏小面人,写上乙的姓名,在小面人身上扎针并诅咒49天。到第50天,乙因车祸身亡。甲的行为不可能致人死亡,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D.甲以为杀害妻子乙后,乙可以升天,在此念头支配下将乙杀死。后经法医鉴定,甲具有辨认与控制能力。但由于甲的行为出于愚昧无知,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12.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某某。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13.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 B.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
C.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 D.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14.甲驾驶摩托车至某广场,乘途经该广场的乙不备,猛拽其携带的手提包,乙紧紧抓住手提包不放,甲即猛踩油门,将乙拖行数米并甩开,夺其手提包后扬长而去。经查,手提包共有钱物价值人民币5000元,乙亦因被甲强拉硬拽而致手腕脱臼。对甲的行为应以何罪处罚??( )
A、抢夺罪 B、抢劫罪 C、抢夺罪与抢劫罪实行并罚 D、故意伤害罪
15.下列哪一选项构成不作为犯罪?( )
A.甲到湖中游泳,见武某也在游泳。武某突然腿抽筋,向唯一在场的甲呼救。甲未予理睬,武某溺亡?。
B.乙女拒绝周某求爱,周某说“如不答应,我就跳河自杀”。乙明知周某可能跳河,仍不同意。周某跳河后,乙未呼救,周某溺亡?。
C.丙与贺某到水库游泳。丙为显示泳技,将不善游泳的贺某拉到深水区教其游泳。贺某忽然沉没,丙有点害怕,只顾自己忙游上岸没有任何救助,贺某溺亡。?
D.丁邀秦某到风景区漂流,在漂流筏转弯时,秦某的安全带突然松开致其摔落河中。丁未下河救人,秦某溺亡?
16.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张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对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
A.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B.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D.张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17.某甲将同宿舍的同事一台价值8000余元的手提电脑偷回家中,经其父规劝,在失主发觉前,又偷偷放回原处。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18.甲乘在路上行走的妇女乙不注意之际,将乙价值12000元的项链一把抓走,然后逃跑。跑了50米之后,甲以为乙的项链根本不值钱,就转身回来,跑到乙跟前,打了乙两耳光,并说,出来混,也不知道戴条好项链“,然后将项链扔给乙。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
A.抢夺罪(未遂)B.抢夺罪(中止)C.抢夺罪(既遂)D.抢劫罪(转化型抢劫)?
19.某地突发百年未遇的冰雪灾害,乙离开自己的住宅躲避自然灾害。两天后,大雪压垮了乙的房屋,家中财物散落一地。灾后最先返回的邻居甲路过乙家时,将乙垮塌房屋中的2万元现金拿走。关于甲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构成盗窃罪 B、构成侵占罪 C、构成抢夺罪 D、不构成犯罪
20.李某听说赵某急需毒品,就装了一包白面谎称毒品卖给赵某,获利3万元。根据刑法有关规定,李某的行为构成( )
A、贩卖毒品罪 B、非法持有毒品罪 C、欺骗他人吸毒罪 D、诈骗罪
三、多项选择题?
1.关于刑事管辖权,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在国外教唆陈某到中国境内实施绑架行为,中国司法机关对甲的教唆犯罪有刑事管
辖权??
?B.隶属于中国某边境城市***的长途汽车在从中国进入E国境内之后,因争抢座位,
F国的汤姆一怒之下杀死了G国的杰瑞。对汤姆的杀人行为不适用中国刑法???
?C.中国法院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对劫持航空器的丙行使管辖权时,定罪量刑的依据是中国
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D.外国人丁某某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的,即使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最低刑
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也可能不适用中国刑法
2.?下列哪些行为应实行属地管辖原则?( )
?A.?外国人乘坐外国民航飞机进入中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
?B.?中国人乘坐外国船舶,当船舶行驶于公海上时实施犯罪
?C.?外国人乘坐中国民航飞机进入法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
D.?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在外国实施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3.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宠物饲养人在宠物撕咬儿童时故意不制止,导致儿童被咬死的,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B.一般公民发现他人建筑物发生火灾故意不报警的,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C.父母能制止而故意不制止未成年子女侵害行为的,可能成立不作为犯罪???
D.荒山狩猎人发现弃婴后不救助的,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4.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说法错误?(? ??)?
A.?甲发现自家“二娃面馆”的匾额松动,但担心破坏风水,故一直未修理,后来匾额掉下来将路人砸成重伤的,甲成立不作为犯罪?
B.?甲追赶抢夺财物后逃跑的乙,乙无路可逃而坠入湖中,遂向甲求助,甲转身离开,后来乙被淹死的,甲成立不作为犯罪?
C.?甲参加聚会后将醉酒的乙送回宿舍后离开,乙半夜醒来喝水时摔成重伤的,甲成立不作为犯罪?
D.?甲将自己的“三棱刀”递给乙观看时,乙突然持刀将旁边的丙刺成重伤的,甲成立不作为犯罪?
5.对正在进行( )、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A、行凶 B、杀人 C、抢劫 D、强奸?
6.黄某意图杀死张某,当其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将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顶替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下列哪些判断不符合黄某对李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 )
A、间接故意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意外事件
7.《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根据此规定,下列哪些选项不能适用该规定?( )
A.甲入室盗窃,被主人李某发现并追赶,甲进入李某厨房,拿出菜刀护在自己胸前,对李某说,你千万别过来,我胆子很小。然后,翻窗逃跑
B.乙抢夺王某的财物,王某让狼狗追赶乙。乙为脱身,打死了狼狗
C.丙骗取他人财物后,刚准备离开现场,骗局就被识破。被害人追赶丙。走投无路的丙从身上摸出短刀,扎在自己手臂上,并对被害人说,你们再追,我就死在你们面前。被害人见丙鲜血直流,一下愣住了。丙迅速逃离现场
D.丁某某一网吧里盗窃财物并往外逃跑时,被管理人员顾某发现。丁为阻止顾某的追赶,提起网吧门边的开水壶,将开水泼在顾某身上,然后逃离现场
8.梁某与好友强某深夜在酒吧喝酒。强某醉酒后,钱包从裤袋里掉到地上,梁某拾后见钱包里有5000元现金就将其隐匿。强某要梁某送其回家,梁某怕钱包之事被发现,托辞拒绝。强某在回家途中醉倒在地,被人发现时已冻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梁某占有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梁某占有财物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C.梁某对强某的死亡应该承担刑事责任D.梁某对强某的死亡不承担刑事责任
9.某晚,甲潜入乙家中行窃,被发现后携所窃赃物(价值9000余元)逃跑,乙紧追不舍。甲见杂货店旁有一辆未熄火摩托车,车主丙正站在车旁吸烟,便骑上摩托车继续逃跑。次日,丙在街上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和甲,欲将甲扭送公安局,甲一拳将丙打伤,后经法医鉴定为轻伤。本案应当以下列哪些罪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
A、抢劫罪 B、抢夺罪 C、盗窃罪 D、故意伤害罪
10.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
A、15周某某的甲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B、15周某某的乙在飞车抢夺中撞击被害人致其伤残
C、15周某某的丙参与走私海洛因8000克 D、15周某某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11.依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满14周某某的人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B、已满16周某某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C、已满13周某某不满16周某某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已满14周某某不满18周某某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2.下列属于过失犯罪的有( )。
A、强奸罪B、交通肇事罪C、爆炸罪 D、失火罪
13.甲欲枪杀仇人乙,但早有防备的乙当天穿着防弹背心,甲的子弹刚好打在防弹背心上,乙毫发无损。甲见状一边逃离现场,一边气呼呼地大声说:“我就不信你天天穿防弹背心,看我改天不收拾你!”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构成故意杀人中止? B.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C.甲的行为具有导致乙死亡的危险,应当成立犯罪? D.甲不构成犯罪???
14.?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 ?)?
A.犯罪的预备阶段?
B.犯罪的实行阶段?
C.犯罪行为尚未实行完毕的情况下?
D.犯罪行为已经实行完毕的情况下?
15.?下列行为中,哪些构成犯罪?(? ?????).?
A.子女对父母不尽赡养义务,致使父母饿死?
B.过路人看见孩子溺水不救,造成孩子被淹死?
C.成年人甲带邻居小孩出去游玩,小孩溺水,甲发现后能够救助而不及时抢救,致使小孩被淹死?
D.扳道工不按时扳道,致使火车相撞?
16、甲以杀人故意放毒蛇咬乙,后见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便开车送乙前往医院。途中等红灯时,乙声称其实自己一直想死,突然跳车逃走,三小时后死亡。后查明,只要当时送医院就不会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
A.甲不对乙的死亡负责,成立犯罪中止?
B.甲未能有效防止死亡结果发生,成立犯罪既遂?
C.死亡结果不能归责于甲的行为,甲成立犯罪未遂?
D.甲未能阻止乙跳车逃走,应以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论处????
17.?关于刑事责任能力,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甲第一次吸毒产生幻觉,误以为伍某在追杀自己,用木棒将伍某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B乙以杀人故意刀砍陆某时突发精神病,继续猛砍致陆某死亡。不管采取何种学说,乙都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C丙因实施爆炸被抓,相关证据足以证明丙已满15周某某,但无法查明具体出生日期。不能追究丙的刑事责任??
D丁某某14周某某生日当晚故意砍杀张某,后心生悔意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张某仍于次日死亡。应追究丁的刑事责任??
18.?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关于刑法对特殊正当防卫的规定,下列哪些理解是错误的?(? ????)?
A.?对于正在进行杀人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没有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能称为正当防卫?
B.?“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表述,不仅说明其前面列举的抢劫、强奸、绑架必须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而且说明只要列举之外的暴力犯罪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也应适用特殊正当防卫的规定?
C.?由于特殊正当防卫针对的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所以对于已满十四周某某不满十六周某某的赵某的过失行为不应按犯罪处理。
3.答:甲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构成犯罪预备应具备四个条件,(1)主观上是为了实施犯罪;(2)客观上实施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3)行为人没有着手实行犯罪;(4)没有着手是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从案例情况来看,甲某的行为符合犯罪预备的上述条件,第一,甲某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如携带凶器多次于夜间在偏僻小路旁守候;第二,主观上是为了实施抢劫;第三,没有着手;第四,由于未遇见行人这一意志以外的原因使得其未能实行犯罪。
4.答:钟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第一,犯罪主体上,钟某已具备我国刑法规定的抢劫罪犯罪主体的资格;
第二,犯罪主观方面,钟某由于赌博输了钱而去抢劫陈某,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直接故意;
第三,犯罪客观方面,钟某采用持刀胁迫的方式,当场劫取他人香奈儿包、索尼笔记本电脑;
第四,犯罪客体上,钟某的行为直接侵害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新辅警《犯罪行为认定》考试复习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