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自然辩证法提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自然辩证法提纲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时间:创立于19世纪70年代
人物:马克思和恩格斯
原因:适应无产阶级斗争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的需要。
发展路线:
批判分析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汲取辩证法的合理思想;
综合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对自然的认识的发展:
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浓厚的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
近代力学发展为模式的机械自然观(唯物论的本质,但具有机械决定论和形而上学的特征)。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这本书是“自然辩证法”这个学说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观是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高级形态,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
(1)整体性和直观性:将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没有进行细节的科学研究。
(2)思辨性和臆测性:靠思辨探究万物本源,通过猜测填补直觉考察出的知识空白。
(3)自发性和不彻底性: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缺乏有机的结合,对自然界的解释不彻底,具有神秘主义因素。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伊壁鸠鲁 – 原子论-1
赫拉克利特 – 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绝妙的说明
(2)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渊源
亚里士多德 – 演绎逻辑为核心的形式逻辑体系
阿里斯塔克 – 日心说
德莫克里特 – 原子论-2
恩培多克勒 – 进化论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基本特征
机械性:把自然界所有运动看作机械运动,所有质变都归咎于量变;
不彻底性:既承认自然界物质性,又主张自然界的绝对不变形。上帝的“第一推动”。
形而上学性:用孤立和静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思想高度: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重要标志。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自然界是先在的和历史的自然界。先于人存在,是在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历史属性,是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统一。
(2)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自然界。在不断的生成着、消逝着、循环着,遵循规律并相互转化,运动的量是不变的。
(3)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4)用实践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反对孤立的、非此即彼的认识方法,主张运用联系和变化的观点认识自然界。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实践性: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对认识自然界起到决定作用。
(2)历史性:自然的历史是人类生成的历史和自然界对人的生成作用的历史。
(3)辩证性:以实践论为基础,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史和人类史、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
(4)批判性:取消“第一推动”,批判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用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
(1)科学基础:
人物
说法/假说
事件
康德
星云假说
取消第一推动假说
赖某某
地质渐变论
取代由造物主一时兴动而引起的突然变革,把知性带入地质学
维勒
人工合成尿素
填平无机界和有机界的鸿沟
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内在联系
麦克斯韦
电磁理论
电磁的统一性和变化规律
迈尔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能量之间的必然联系
施某某、施某某
细胞学说
生物有机体的统一
达尔文
生物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实现振兴国家的伟大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以人文文化引导科学技术文化
英国学者C.P.斯诺指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分歧与冲突。应当防止科学在生活世界、自然世界对人文的僭越造成的两者冲突,深刻理解科学的限度,用正确的人文理念指导我们的生活。
技术文化的核心是技术理性,但这可能会遮蔽人的意义,人被异化成“技术—经济”人,所以应当以社会先进文化来引领科学技术文化,使得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为经济社会健康全面发展服务。
建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技术中性论是错误的,海德格尔(技术悲观论者)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自然辩证法提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