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南方地区 第一节区域特征 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 区域特征
主备人:张某某 审核人:王伟
【 课 题 】八下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 区域特征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
举***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重点)
2.运用地图说出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河湖等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重点)
3.举例说出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主要物产及分布。
4.了解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并读图说出工业的分布。(重点)
【教学模式】学案与地图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自主学习、点拨归纳、展示交流。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地理助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设
疑
导
入
复习设疑:
多媒体投影出示
点拨导入:同学们知道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方自然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并学习掌握了北方的自然环境等知识。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地形、气候、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知识.
思考回答: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地形、气候、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
温故而知新,学生在回忆旧识中产生对新知的探索的动力并在比较中学习。同时强调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总结学习区特征的学习方法思路。
目标
引
领
出示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重点)
2.运用地图说出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河湖等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经济的影响。(重点)
3.举例说出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主要物产及分布。
4.了解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并读图说出工业的分布。(重点)
将学习目标的关键字写在黑板上: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工业、交通、城市。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明确学习任务,学有所依,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在学生的学习中时刻起到提示与引领作用
自
主
学
习
一、位置、范围、地形、河湖
学案导学:出示学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8页至39页图文,自主完成学案,并在文中找出并标注知识点、在图中落实圈画其主要地理事物,教师巡视指导、点拨归纳、解惑。
学案点拨归纳与疑点解惑:
1.主要包括的行政区域要分块记忆:长江中下游地区六省一市(鄂、湘、皖、赣、苏、浙、沪),?***闽、台、粤、桂、琼、港、澳),西南地区三省一市(川、滇、黔、渝),其中,川、皖、苏的大部分及陕、甘、豫的小部分地区
2.城市多沿江、沿海分布。
3.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面临黄海、XX和XX。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东西南北四点加一线)
4.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多沿江分布,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上。
5.江河湖海连一体,交通便利,利开放。
6.河湖众多,水网密布,素称“江南水乡”。
学生自学课本第38页至39页图文,观察阅读、回顾旧知、交流讨论,在课本上完成圈、点、勾、画,并尝试完成下面学案。
1. 在课本P39图7-1-2 南方地区范围图上找出南方地区包括的主要行政区域。
2. 在课本P39图7-1-2 南方地区范围图上指出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说说这些城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析。)
江河湖海连一体,多良港、交通便利,利于对外开放;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河流多,水量丰,水能丰;城市密集,工业基础雄厚;矿产资源丰富……
阅读、回答:
1.①优美的自然风光;
②地方文化独具特色;
③众多的革命纪念地。
2.植树造林、修建梯田、设立自然保护区。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综合分析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利用地图说出工业的分布特点。
总结
梳理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地理知识,边总结边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学生对每一个知识进行简单的描述与记忆。
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方便于学生的知识梳理与巩固记忆。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南方地区 第一节区域特征 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