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试卷

本文由用户“hg123456741”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12-26 11:12:36 举报文档

以下为《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试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试卷 一、填空题(2X20) 1.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 2.运动能力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运动能力包括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或比赛三个维度,主要体现在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3.健康行为是指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健康行为包括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四个维度,主要体现在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用眼、作息和卫生习惯,树立安全意识,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等。 4.体育品德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 5.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维度。 6.体育精神主要体现在积极进取、勇敢顽强、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团队精神等。 7.体育道德主要体现在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诚信自律、公平竞争。 8.体育品格主要体现在自尊自信、文明礼貌、责任意识、正确的胜负观等。 9.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理解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参加校内外体育锻炼,逐步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 10.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个人卫生保健、营养膳食、青春期生长发育、常见疾病和运动伤病预防、安全避险等知识与方法,并运用在学习和生活中。 11.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12.体育与健康课程依据核心素养达成度,分四个水平对课程目标进行细化。 13.根据课程目标的四个水平,设计相应内容。针对水平一目标,专门设置基本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为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学练奠定基础;针对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目标,分别设置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健康教育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14.健康教育由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生物学、科学等多门课程共同承担,体育与健康是落实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主要融入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之中. 15.基本运动技能包括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和操控性技能,主要发展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为学生发展体能和学练专项运动技能奠定良好基础. 16.体能学练主要针对改善身体成分,发展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反应能力、位移速度、协调性、灵敏性、爆发力、平衡能力等,为学生增进体质健康和学练专项运动技能奠定良好基础. 17.健康教育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疾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避险五个领域,主要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健康与安全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 18.专项运动技能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六类,每类包含若干运动项目。 19.球类运动的主要特点是结果的不确定性、应激反应的即时性、技能操控的复杂性、战术选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 20.球类运动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预判能力和决策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等体育品德方面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21集体性球类运动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个体性球类运动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快速反应和调控情绪等能力. 22.田径类运动是走、跑、跳、投掷等运动项目,以及由以上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项目的总称,其特点是以个人为主独立完成速度、高度或远度等的较量。 23.田径类运动项目可分为跑、跳、投掷三类。 24.田径类运动除了与其他类运动具有共同的育人价值和能力要求外,在发展学生的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位移速度,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注意力,培养学生勇于进取、坚忍不拔、挑战自我的体育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25.体操类运动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成套动作,充分展现身体控制能力,塑造健美形体,并具有一定艺术表现力的体育活动。 26.体操类运动项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技巧与器械体操;另一类是艺术性体操。 27.水上或冰雪类运动是人们在水环境或冰雪环境中开展的体育活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不同于旱地运动,具有独特的环境特征。 28.水上或冰雪类运动项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水上运动项目(如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等),另一类是冰雪运动项目(如速度滑冰、高山滑雪、冰球等)。 29.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起源于生产劳动、典礼祭祀、军事战争、娱乐健身等,是经过历代传承、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体育活动。 30.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除了与其他类运动具有共同的育人价值外,在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1.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可分为武术类运动项目和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 32.新兴体育类运动是指在国际上比较流行、在国内开展不久或国内外新创的、大众运动色彩浓郁、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活动。 33.新兴体育类运动主要特点是形式新颖,具有较强的时尚性和挑战性。 34.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可分为生存探险类项目(如定向运动、野外生存、远足、登山、攀岩等)和时尚运动类项目。 35.跨学科融合一直是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学习健康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36.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某一水平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用以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37.教师应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课程总目标与水平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和实施课程。 38.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应基于核心素养内涵。 39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离不开情境和学科知识。 40.学业水平考试主要包含实践测试和纸笔测试两种类型,以实践测试为主。 41教材编写原则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注重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特点。 42.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对课程教学具有决定性影响。 43.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是落实本标准精神和要求的有效手段与途径,是提高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质量的重要保障。 44.教师要树立“教学即研究"的课程意识,在深入学习、准确领会本标准精神和要求的基础.上,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问题研究。 45.重视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形成“发现问题-明确课题-实践研究-解决问题-专业提升"的研究路径,提高教研能力和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二、选择题(2分X5)

1、《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按(A)陈述内容目标的。 A学习水平 B学习内容 C学习时间 2、九年义务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划分为(C)级水平 A五 B三 C四 3、学习体育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属于(B)领域的目标。 A运动参与领域 B运动技能领域 C身体健康领域 D社会适应领域?

在学习成绩评定的标准上,《标准》建议对课程学习的评定应采用(D) A:绝对性标准的方法 B:相对性标准的方法 C:绝对性标准和相对性标准相结合的方法 D:定量评定和定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 5、《标准》要求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体会运动的乐趣,指(B)

A、让学生体会到运动过程的快乐

B、让学生感觉到成功的快乐

C、让学生体验到超越自我的快乐

D、让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和障碍的快乐

三、判断题(2X5)

1、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 2、体育与健康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始终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 )

新课标倡导体现“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 ) 4、教师的评价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因此只有教师的评价就可以了。(X) 5、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自身既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学习的手段和对象。(?√ )

四、问答题.(10X4)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1.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2.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三)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1.基本运动技能。 2.体能。 3.健康教育。 4.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四)阐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促进课内外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学生每天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的要求,加强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的多元联动。教师应在提高课内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与校内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活动;布置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与家长共同完成的体育家庭作业等,促进学生经常锻炼、刻苦练习,逐渐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生更好地形成核心素养。

以上为《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试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