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国家森林城市标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
国家森林城市:在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形成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城乡一体、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且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并得到批准的城市。
城市森林:城区周边所有森林、树木及其各项植被总和。
乡土树种:该地区有天然分布的树种。有些引种时间长,并在该地区极端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已表现没有生态扩侵性,符合引种成功标准的归化树种,也可以纳入乡土树种。
森林网络:各类森林绿地等生态斑块,通过道路、水系、农田等区域营建的森林生态廊道实现有效连接,形成片、带、网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系统。
绿道: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连城乡游、a嚒⑻濉⑾械嚷躺趴占洌腥撕推锍嫡呓胱匀痪肮鄣穆械缆废低场?/p>
林荫道路:树冠覆盖率达60%以上的道路。
受损弃置地:因生产生活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自然地形和植被受到破坏,并且废弃的岩口、露地开采地、窑坑、塌陷地等。
一、总则
1、实现森林惠民
从城乡居民的生态需求出发,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效益,最大限度地增加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采取近自然模式
按照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规律,通过树种本地化,森林绿地配置多样化,管护措施自然化,打造近自然景观。
扩大生态空间
依托自然山水格局,通过林山相依、林水相依、林田相依、林路相依、林城相依、林村相依等建设,营造优美完备、健康宜居的生态空间。
坚持城乡统筹
统一谋划、推进城乡生态建设,切实做到规划、投资、管理的一体化。
科学有序推进
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不搞运动式推进和违背群众意愿的形象工程,勤俭节约建设森林城市。
二、森林网络
1、森林覆盖率
年降雨量在800 3?以上地区,城市市域森林覆盖率达35%以上,且发布均匀,其中2/3以上的区、县森林覆盖率达35%以上。
自然湿地面积10%以上的城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0%以上的城市。
城区绿化覆盖率
城区绿化覆盖率40%以上。
城区树冠覆盖率
城区树冠覆盖率25%以上,下辖区、县城区树冠覆盖率不低于20% 。
城区人均绿地面积
城区人均绿地面积14平方米以上。
城区林荫道路率
城区主、次干道中林荫道路里程比例60%以上。
城区地面停车场绿化
自创建以来,城区新建地面停车场的乔木树冠覆盖率60%以上。
乡村绿化
保护乡土自然生态景观风貌,乡镇街道绿化率达70%以上,村庄林木绿化率25%以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基本绿化美化。
道路绿化
公路、铁路等道路绿化注重与周边自然、人为景观相协调,适应绿化的道路林木绿化率达80%以上。
水岸绿化
注重江、河、湖、库等沿岸水体岸线自然化率达80%以上,适宜绿化的水岸林木绿化率达80%以上。
农田林网
按照要求建设农田林网。
重要水源地绿化
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森林覆盖率70%以上,水质净化和水源涵养作用达到有效发挥。
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
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率达80%以上。
三 森林健康
树种多样性
城市森林树种多样性,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结构和森林景观,某一个树种的栽植数量不超过树木数量总数的20%。
2、乡土树种使用率
城区乡土树种使用率达80%以上。
苗木使用
城区绿化使用全树冠苗木,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
生态养护
避免过度人工干预,注重森林、绿地土壤的有机覆盖和功能恢复,城区绿地有机覆盖率达80%以上。
森林质量提升
加强城区、近郊区底质底效林的改造提升,培育健康稳定、优质优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管理。
2021年2月2日
在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建设花园城市,花园城市以建设花园单位、花园街道、花园道路、花园社区为基础,充分调动部门积极性建设,见缝插花,提升园林城市的整体水平,达到花园城市的目的。
在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的基础上,对照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要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首先进行总体评价,在大的指标能够达到的基础上,通过3至5年的建设期,达到森林城市。森林城市涵盖城市、周边、乡镇及农村。可以促进全市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
园林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美丽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旅游发展。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国家森林城市标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