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客空间 培育创新人才

本文由用户“yiqwer”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8-04 00:27:28 举报文档

以下为《构建创客空间 培育创新人才》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构建创客空间 培育创新人才

——***创客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纪行

万某某***,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牌名校。十多年前,学校就被**_*电教馆评定为“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此时就注定我校与现代教育技术有密不可分的缘分。特别是自2013年秋季学校实现了校园的整体搬迁后,全新的校园,一流的教学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打造出来了一个全县一流的现代化城区小学。近年来,***以“创清新幽雅之校,育德能双馨之才”为办学理念,致力实现“清雅校园,快乐成长,德润童心,个性张扬”办学愿景,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正站在时代的前沿,朝着“致力教学改革,培育创新人才”的目标奋进。

在学校创新教育筑牢根基的之后,学校领导班子又看到创客教育在学校培养创新实践人才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于是为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要求,进一步加快教育教学改革进程,全面促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发展,***也与时俱进,自2016年开始,率先在万载***开展创客教育,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创客教育课程,为培育具有时代气息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借创客教育掀起创新教育的新高潮。创客教育是创客精神与教育的结晶,注重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者借助各种创作工具,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好奇,认真、积极、主动地去动手完成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而获得新技能和创造新事物,这与当下推行的“创造性教育”“做中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相契合,进而越来越引起教育者的思考和共鸣,创客教育潜入校园势不可挡。因此,***也借着这股东风,做校园科技创新、做课改之实,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让创客教育植根于我校教育教学中,为做万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先行者我们在努力探索与实践。***创客教育课程开设虽然才几年时间,而且还处于不断探索与完善阶段,但创客教育对学校培育创新型人才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看到了孩子们明显的变化:

一、创客教育,实现能力大提升。

创客们那种“勇于创新,乐于实践的精神”则可称为创客精神。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它主要以课程为载体,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下,融合信息技术、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知识。在中国,创客教育也正在被深度引入。大中小学都意识到,将创客文化引入学校,开展创客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良好路径。学生以“创客”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实现跨领域的融合,并不断在设计中创造。通过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教育创客空间,必将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一流人才。

创客文化与创客实践就是创新教育最好的一种模式,创客空间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动手、实践能力的最好载体。在这种背景下,***特成立了创客教育课题组,从2016年开始逐步尝试、摸索创客教育,主动作为,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与认可,全力推进创客教育。通过这几年的时间,发现凡参加创客教育学习的孩子都有着明显的变化,他们动手能力比其他孩子强,思维比其他孩子更加活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更强。这一切,无不证明学校实施创客教育的正确性。

二、创客课程,引领师生同进步。

学校在引进创客教育课程之初,还是遇到不少的困难与阻力。其中师资的缺乏是主要问题。虽然通过学校的努力,花费较大资金构建创客空间,引进创客课程,但最初我们的老师根本不知道创客教育从何下手。可领导班子人员深知,教师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部份作品也多年在省市级电教馆组织的电脑制作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

对于创客课程研究方面,学校邓某某老师主持的创客教育课题《3D打印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已立项为国家级课题。这些课题研究为创客教育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时代,新教育,新理想,新未来。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建设智慧校园正向我们悄然走来。创客教育育创客,创新教育育人才,***正在构思更加完美的创客教育新平台,让创***这块沃土上生根、开花、结果,我们有理由相信,搭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高速列车,万载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构建创客空间 培育创新人才》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