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教案范例2-高中《清明上河图》详细教案

本文由用户“qq56895715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5-07 14:38:27 举报文档

以下为《标准教案范例2-高中《清明上河图》详细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在7000年左右的绘画历史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内容丰富,宝贵的绘画艺术瑰宝。教材以中国绘画发展脉络入手,先后介绍了帛画、壁画以及中国画的三大画科。旨在通过不同时期经典绘画作品的赏析,让学生直观清晰的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脉络,学习和了解传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特征,培养学生认识美、感悟美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珍视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传统绘画的情感。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传统绘画杰出的代表。根据本课的设课意图以及学生的认知,创造性的将教材进行了整合。以《清明上河图》的赏析为主线,起到“以点带面”的范例教学作用。另外,通过《清明上河图》艺术特色的学习,引导学生“看懂”绘画作品,使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渐形成一套认识、分析,判断事物的方法,对富有挑战性的事物有极高的热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给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主动的的习惯,以及审美能力。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高中的学生由于升学的压力,造成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美术的欣赏方法欠缺,这就造成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赏析中国古代绘画《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欣赏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清明上河图的文化价值,珍视祖国传统的文化。

【教学准备】

《清明上河图》长卷两个;虹桥模型一个;教学课件(视频、图片)。

【教学过程 】

一、文化现象,引发思考,揭示学习主题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艺术珍宝。其中有一件绘画作品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被誉为“百宝”之首,这幅作品在2015年的展出,引爆了电视荧屏,刷爆了朋友圈。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盛况。

2.教师播放东方卫视《新闻》视频片段。学生睁大眼睛静心观看。

3.教师将《清明上河图》1:1仿品展示给大家。同学们竞相观看,异常兴奋。紧接着教师介绍: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清明上河图》,他的作者是北宋画家张某某。这幅作品长528.7厘米,宽25.2厘米,是中国绘画独有的形式——长卷。

4.教师继续和学生交流:新闻中记者在采访时问得最多的是:“你能看懂吗?”我也想采访下同学们:“你能看懂吗?”被采访的同学,大多同学表示看不太明白。教师抓住同学的问题和疑虑,顺势小结:我们大多数同学看不懂,参观展览的游客也大多看不懂。面对一幅美术作品时,我们怎么看才能看懂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代绘画的世界,一起来读懂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年,人们仍是非常喜欢它,在2010年世博会上《清明上河图》还作为中国符号走向世界——这就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

关于《清明上河图 》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等待我们去看去读,课下大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继续了解。

①在优美的音乐中再一次静静的欣赏《清明上河图》

②提供拓展资源:

图书——《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视频——百家讲坛《清明上河读宋朝》;网站

——故宫博物院,名画记 http://minghuaji.dpm.org.cn/

【设计意图】美术的学习也是文化的学习,通过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激发起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喜爱,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课下拓展的内容,也将美术学习延伸到了课外。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标准教案范例2-高中《清明上河图》详细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