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部门决算审核要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1年度
部门决算重点审核事项
(参考版)
2022年1月12日
目录
一、核对财政拨款收入 1
二、报表审核 1
(一)封面审核。 1
(二)ZO1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3
(三)Z01-1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4
(四)Z02收入支出决算表。 5
(五)Z03收入决算表。 8
(六)Z04支出决算表。 9
(七)Z05支出决算明细表、Z08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Z10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 9
(八)Z05-1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Z08-1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 14
(九)Z05-2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Z08-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 15
(十)Z05-2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Z06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Z08-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Z10-2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 16
(十一)Z06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 16
(十二)F01预算支出相关信息表。 16
(十三)F02基本数字表。 17
(十四)F03机构运行信息表。 18
(十五)F04非税收入征缴情况表。 19
(十六)CS01年初结转和结余调整情况表。 19
(十七)CS02主要指标变动情况表。 20
(十八)CS03其他收入等明细情况表。 20
三、审核模板检查 20
(一)封面指标(新增单位)。 21
(二)封面指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21
(三)经营收支配比情况。 21
(四)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使用情况。 21
(五)年末人数填报规范性。 22
(六)资产情况。 23
(七)三公经费情况。 23
(八)住房公积金业务收支情况表 24
四、综合流程审核 24
(一)公式审核。 24
(二)与上年数据核对。 24
(三)枚举字典检查。 25
(四)表完整性检查。 25
(五)户数核对。 25
(六)综合审核。 26
五、树形结构 26
六、报送材料 26
(一)填报说明。 26
(二)基础数据核对。 27
(三)决算分析和评价报告。 27
一、核对财政拨款收入
核对部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Z07表4栏)、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Z09表4栏)以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Z11表2栏)是否与财政总会计核销表数据一致。要按照功能科目“类”、“款”、“项”逐一核对,确保数据一致。
二、报表审核
(一)封面审核。
(点击“应用”—“横向过录表查询”—“A_审核模板”选择“A0100_封面指标”—“确定”—“执行查询”)可以逐项审核。其他各项审核可参照“A0100_封面指标”
1.预算单位填写单位名称、填表人、电话号码等信息时,不要出现空格、字母。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填报人一般不应为同一人。确实为同一人的,不得为避开公式审核在名字后加数字、空格、字母等。
2.涉及汇总编报决算的主管部门填报本级报表时,应在单位名称后加“(本级)”,部门汇总节点不加“(汇总)”。
3.组织机构代码数位为9位,审核时,请注意代码数位,根据单位代码证书规定的9位编码填列。如果已得社会信用代码,应按照社会信用代码的第9—18位填列本代码。有的单位填列不正确。如果单位基础信息无变化,可按照上年代码填列,如果单位已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请填列。未取得社会信用代码不填列。
4.财政预算编码:一级预算单位填列3位编码;二级预算单位填列3位编码。请注意编码数位审核。
5.事业单位改革分类:未分类的事业单位,选择填列“暂未明确类别”。参公、财政补助、经费自理事业单位不能为空,行政单位不填列。
6. 单位执行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均选择“政府会计制度”选项。叠加汇总封面“单位执行会计制度”栏不填列。
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一是各级中国共产党机关选择“S91中国共产党机关”;二是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报表选择“S92 国家机构”,请重点审核各级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有的单位误填“国家机构”。
8.“新报因素:连续上报单位填“0”如果单位只是组织机构代码发生改变,仍选择连续上报;新增单位填“1”(包括因机构改革进行合并分离的单位);报表类型改变填“3”(如上年填报汇总表,本年调整为单某某);纳入预算范围填“5”(未纳入预算前不填报或填报代编经费差额表,纳入预算后填报单某某);“6”表示隶属关系改变,由当年因机构改革等原因改变隶属关系的单位使用。
9.上年代码:上年组织机构代码+上年报表类型代码组成。组织机构代码(9位)+报表类型(1位)如果是单某某,则填列“组织机构代码(9位)+0”;如果是叠加汇总表,则填列“组织机构代码(9位)+ 7”。如果是新增单位,则上年代码不填列。上年代码和新报因素直接影响上下年数据核对,请填列准确。
10.“备用码一”:填列财务人员手机号码,方便与预算单位沟通联系;“备用码”不填报;“备用码二”不填报。
(二)ZO1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1.核对年初预算数填列是否正确,年初预算数应当与同级财政批复的年初预算一致。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的“调整预算数”栏是否等于“决算数”栏,如果不相等,请核实单位实际情况,分析填列。
3.“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28行1栏)”和“年初结转和结余(29行1栏)”两项的“年初预算数”:仅预算批复有数的单位填报,一般无年初预算安排,均不填列。如果预算单位已填列,请核实单位实际情况。审核“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28行1栏)”和“年初结转和结余(29行1栏)”两项的“调整预算数”栏是否等于“决算数”栏,如果不相等,请核实单位实际情况,分析填列。
4.项目(按功能分类):各项支出的“调整预算数”5栏是否等于“决算数”6栏,如果不相等,请核实单位实际情况,分析填列。
5.项目(按支出性质和经济分类):“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项目支出”、“基本建设类项目”、“本年支出合计”各项的“调整预算数”8栏是否等于“决算数”9栏,如果不相等,请核实单位实际情况,分析填列。
6.年末结转和结余:年初预算数不填列。
7.检查是否误填“债务还本支出”、“债务付息支出”,原则上预算单位不应填列。根据《202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说明,还本和付息支出是指归还地方政府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发生的支出,预算单位不应使用此功能分类。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第三条规定,预算单位在取得和归还地方政府债的时候,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如预算单位偿还用自身承担的纳入预算管理的从金融机构举借的债务本金,功能分类应使用本部门项目支出主科目,不使用“债务还本支出”、“债务付息支出”。
8.检查是否误填“其他支出”,原则上预算单位不应填列,如有请向业务主管科说明情况并提供佐证材料。
(三)Z01-1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1.核对年初预算数填列是否正确,年初预算数应当与同级财政批复的年初预算一致。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的“调整预算数”2栏是否等于“决算数”3栏,如果不相等,请核实单位实际情况,分析填列。
3.“年初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项下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各项年初预算数不填列。各项的“调整预算数”2栏是否等于“决算数”3栏,如果不相等,请核实单位实际情况,分析填列。
4.项目(按功能分类):各项支出的“调整预算数”是否等于“决算数”,如果不相等,请核实单位实际情况,分析填列。
5.项目(按支出性质和经济分类):“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项目支出”、“基本建设类项目”、“本年支出合计”各项的“调整预算数”是否等于“决算数”,如果不相等,与预算单位沟通分析一下原因。
6.“年末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86行17、18、19栏)的“年初预算数”一般无年初预算安排,不填列。
7.检查是否误填“债务还本支出”、“债务付息支出”,原则上预算单位不应填列。根据《202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说明,还本和付息支出是指归还地方政府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发生的支出,预算单位不应使用此功能分类。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第三条规定,预算单位在取得和归还地方政府债的时候,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如预算单位偿还用自身承担的纳入预算管理的从金融机构举借的债务本金,功能分类应使用本部门项目支出主科目,不使用“债务还本支出”、“债务付息支出”。
8.检查是否误填“其他支出”,原则上预算单位不应填列,如有,请向业务主管科说明情况并提供佐证材料。
(四)Z02收入支出决算表。
1.“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填列单位当年动用以前年度滚存的非财政拨款结余弥补收支缺口的金额。一般当“收支结余”项下的“基本支出结转”(8栏)、“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9栏)为负结转时,才能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弥补收支差额,否则,不能弥补。
“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情况说明:一般当“基本支出结转(8栏)”或“项目支出结转结余”(9栏)收支结余为负数时,才“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11栏)”弥补收支差。理论上,预算单位财政拨款不可能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出现收支结余负结转的情况一般涉及的是非财政性资金,当预算单位收支结余发生负结转时,应当统筹安排综合预算,解决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
具体情况参考如下:
有两种情况:一是基本支出负结转,项目支出正结转。此种情况下,预算单位非财政拨款中即使当年有项目资金正结转,一般也不能统筹安排使用项目结转资金平衡基本收支缺口,而应当动用以前年度滚存的非财政拨款结余弥补收支缺口。二是基本支出正结转,项目支出负结转。一般来说基本支出不会与项目挂钩,但当预算单位出现非财基本支出正结转,项目支出负结转时,可以统筹安排使用非财基本支出结转资金平衡项目收支缺口;当预算单位非财基本支出没有正结转,项目支出为负结转时,一般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弥补收支缺口。事业单位“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11栏),应在单位确实出现收支差额(即收不抵支)时方能填报。注意:部分单位可能出现既有弥补又有结余结转的情况,原因为:①同一功能分类科目下安排了不同分类的支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其中某类支出产生结余结转,某类支出产生收支差额;②同一功能分类科目下安排了不同项目资金,部分项目资金产生结余结转、部门项目资金产生收支差额。
2.“结余分配-事业单位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填列单位当年形成的非财政拨款结余扣除缴纳企业所得税和提取专用结余后的资金金额。如果事业单位当年形成的非财政拨款结余扣除“缴纳企业所得税”、“提取专用结余”和“其他”后有余额应转入“结余分配-事业单位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15栏),不应体现在“年末结转和结余”中的“基本支出结转”18栏中。按照目前部门预决算编报范围及相关会计核算规定,事业单位非财政拨款结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应在部门决算附表《预算支出相关信息表》(F01表)完整反映,不在部门决算主表中反映。
3.“年初结转和结余”中的“基本支出结转”2栏和“年末结转和结余”中的“基本支出结转”18栏中均不含事业单位以前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转入部分。事业单位如有以前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资金,则应在部门决算附表《预算支出相关信息表》(F01表)完整反映,不在部门决算主表中反映。 如果事业单位涉及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与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调整,则在CS01表中予以调整,并体现事业单位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调整,同时,要利用变动项目进行处理,将F01表中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年初年末数准确填列。
行政单位:Z02/F01/Z01的年初结转结余和年末结转结余,应包括全部资金。Z02年末年初结转结余=Z01年末年初=F01年末年初。
事业单位(含参公):年初结转结余和年末结转结余,不包括非财政拨款结余和专用结余。F01年初和年末结转结余>Z02年初年末数=Z01年初年末数
单位有年初结转和结余数的,无论是否涉及年初数调整,都应填报《CS01 年初结转和结余调整情况表》。Z02表年初结转结余与CS01表调整后的结转结余科目和金额保持一致。
4.行政单位的“年初结转和结余”和“年末结转和结余”各栏正常填列。
5.事业单位财决02表的“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反映事业单位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当年减少数,“结余分配-事业单位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反映事业单位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增加数,两项指标与财决附01表事业单位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年末的减少和增加,有对应关系,要根据预算单位实际情况分析审核。一般情况,F01表中: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数+事业单位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当年形成的非财政拨款结余扣除缴纳企业所得税、提取专用结余、其他后的资金金额)=非财政拨款结余年末数;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数-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非财政拨款结余年末数。
6.行政单位不应填列“结余分配”各栏,如有数,应修改。
7.如果事业单位“结余分配”中的“其他”栏有数,需说明资金构成,并提供在“其他”列支的依据。
(五)Z03收入决算表。
1.“上级补助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一般不应填列,如有数,请核实单位实际情况。如有部门与所属单位涉及“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应剔除重复收入、支出。
2.“教育收费”:填列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专户实际核拨的教育收费等资金,应当与专户对账单中的“205教育支出”一致。请重点审核教育部门是否漏报。
3.“其他收入”:填列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未纳入财政预算或财政专户管理的投资收益、不用上缴财政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不用上缴财政的租金收入、捐赠收入,现金盘盈收入、存货盘盈收入、收回已核销应收及预付款项、无法偿付的应付及预收款项等。各单位从本级财政部门以外的同级单位取得的经费、从非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经费,以及行政单位收到的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填列在本项内。“其他收入”报表项目对应预算会计科目“债务预算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投资预算收益”、“其他预算收入”。单位收到非本级发改委安排的基本建设拨款、“政府特殊津贴”。
预算单位“其他收入”栏如有数,请审核“其他收入”是否与其他收入等明细情况表(CS03表)中所填列数据保持一致,是否逐项填列,备注栏的情况说明是否填写,说明是否清晰、准确。
4.行政单位不应存在事业收入,如个别行政单位因管理方式的原因,内设科室执收有关收费项目,相关收入应反映在其他收入中。
(六)Z04支出决算表。
1.“上级补助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一般不应填列,如有数,请核实单位实际情况。部门在汇总决算时,应使用调整表对“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与收入表中“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上级补助收入”进行冲抵。
2.审核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与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是否匹配:如“行政运行”、“事业运行”、“事业机构”等属于基本支出功能科目,应填列到“基本支出”栏;“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属于项目支出功能科目,应填列到“项目支出”栏。如有误填,请调整。
(七)Z05支出决算明细表、Z05-1表、Z05-2表、Z08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Z08-1表、Z08-2表、Z10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Z10-1表、Z10-2表 。
支出功能分类与经济分类是否匹配审核:审核时对于科目匹配使用不规范的,请核实单位实际情况,分析填列。(教育、医院、乡镇卫生等单位所可根据年初预算及年度考核指标分析填列)
工资福利支出:
1.经济分类“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30108:反映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由单位代扣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不在此科目反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功能科目与此经济分类科目对应(16%部分)。在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8%部分)包某某”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经济分类中,其对应功能科目为”“行政运行”或“事业运行”;
2.“职业年金缴费”30109:反映单位为职工实际缴纳的职业年金(含职业年金补记支出)由单位代扣工作人员的职业年金缴费,不在此科目反映。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功能科目与此经济分类科目对应(8%部分)。在职职工个人缴纳“职业年金”(4%部分)包某某”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经济分类中,其对应功能科目为”“行政运行”或“事业运行”。
3.“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30110:反映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行政单位医疗***、事业单位医疗***功能科目应与此经济分类科目对应。
4.“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30111:反映按规定可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公务员医疗补助费。公务员医疗补助***功能科目应与此经济分类科目对应。
5.“其他社会保障缴费”30112:反映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军队(含武警)为军人缴纳的退役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费。预算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大病医疗”列此科目。
6.“住房公积金”30113:反映单位按规定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功能科目应与此经济分类科目对应。
7.“医疗费”30114:反映未参加医疗保险单位的医疗经费和单位按规定为职工支出的其他医疗费用。黑龙江省没有未参加医保单位,预算单位一般不填列此科目。
8.“其他工资福利支出”:长期聘用人员的工资及社保缴费、困难职工补助、在职人员“菜金”填列此科目(年初预算)。公益性岗位、三支一扶人员、特岗教师等人员工资及其社保缴费在此填列。
如有长期聘用人员,则应在基本数字表(F02表)中“年末其他人员”填列。
9.当功能分类为“***提租补贴”、“***购房补贴”时,应分别匹配使用部门支出经济分类 “30102津贴补贴”(在职)、“30301离休费”、“30302退休费”。
10.奖金:反映按规定发放的奖金,包括机关工作人员年终一次性奖金、目标责任绩效考核奖金等。(一般是省级以下政策)
区分“奖励金”:反映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奖励、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奖励、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等。(一般是国家级以上政策)
11.伙食补助费:反映单位发给职工的伙食补助费,因公负伤等住院治疗、住疗养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军队(含武警)人员的伙食费等。(一般消防救援、森林消防、武警、退役军人事务局、社会福利院等单位填列,具体以年初预算编制为准)
12.绩效工资:反映事业单位工作人的绩效工资。行政单位不填列。
商品和服务支出:
1.“培训费”30216:包括在培训期间发生的师资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场地费、培训资料费、交通费等各类培训费用“等核算内容;因公出国(境)培训支出在“因公出国(境)费用”科目反映,不在“培训费”科目反映。
2.“维修(护)费”30213:反映单位日常开支的固定资产(不包括车船等交通工具)修理和维护费用,网络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费用,以及按规定提取的修购基金。(费用化)
区分“大型修缮”:反映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允许资本化的各类设备、建筑物、公共基础设施等大型修缮的支出。(资本化)
3.“被装购置费”30224:反映法院、检察院、公安、税务、海关等部门的被装购置支出;只允许公、检、法、司、税务、海关等部门填列,其他单位的专用服装要填到“专用材料”科目里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要进行归纳说明,说明理由要符合逻辑。
3.“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列支“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的依据及说明。如有,要按照实际情况归纳说明,各项说明要合理、规范、充分、详细、清晰。
(三)决算分析和评价报告。
分析报告格式、内容要按照提纲要求完整编写,分析和说明理由要合理、规范、充分、详细、清晰。
1.上下年预算安排的变化情况及原因,预决算差异的原因,财政拨款收支变化的原因,“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增加的原因,年末结转结余的构成和原因。
2.绩效评价。本地区部门收支余情况分析及预算绩效情况:其中,本地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要概述本地区预算绩效管理范围,绩效目标、执行监控、绩效自评等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下一步改进建议。此部分内容要按照提纲认真撰写。
3.对比分析表和量化评价表。
方法:点击“应用”—“横向过滤表查询”—“B_分析评价”
共计13张报表,报表格式可参考上年。要求:应逐项归纳说明差异原因,说明原因要结合实际,理由要规范、充分、详细、清晰。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部门决算审核要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