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开启作文大门的钥匙,在起步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各种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让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兴趣
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儿童好玩、好动的特点,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生活是文章的反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因此,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作文生活化,引导学生快乐地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描述生活,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真正乐趣,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记得去年夏天,恰逢荔枝成熟时,一学生从家中带来了一大袋荔枝送给我,我看了看这些新鲜的荔枝,觉得正是让学生练笔的好机会,于是我给每位同学分发了一两颗,让他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来了解荔枝的形、色、味。在此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一些同学正利用荔枝做成了各式各样的玩具,有的用荔枝核当陀螺玩,有的用荔枝的皮和柄制成了一把小伞,还有的同学则利用荔枝皮和果肉做成了一个小灯笼,孩子们还兴致勃勃地告诉我:等明年元宵节的时候,就提这盏荔枝灯笼去闹元宵……在这节课中,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怎样描写一种水果,还从中体验到乐趣。又如在一次练笔中,我结合我们潮汕地区的民俗布置学生写潮汕功夫茶,课前我让同学们先向长辈了解有关功夫茶的知识,并亲自为爸爸妈妈冲功夫茶。当我在指导这一习作时,同学们纷纷举手,争着发言,有的说了茶的文化,有的介绍了茶具,有的告诉我冲茶的技巧:“先来个‘高山流水’,再来个‘关公巡城’,最后是‘韩信点兵’。”还有一个同学自豪地说:“当我把茶端到爸爸妈妈面前时,他们都夸我长大了,懂事了。”这篇习作,同学们写起来觉得轻松自如,因为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亲身体验。
2.实践是习作的灵感。
学生对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往往印象比较深刻,写起作文来自然会得心应手。因此,在起步作文引导中,我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常常把学生带到室外做一些游戏。如教学《玩儿得真开心》时,我把同学们领到操场,让他们自由组成小组玩游戏,在游戏开始时我先向大家提出要求:你们玩的游戏是什么?游戏前要做哪些准备,游戏过程中你们是怎么玩的,注意观察同学们的动作、神态和游戏的场面,最后怎么结束的。要求提完后便开始游戏了。同学们玩起了“丢手绢”、“捉迷藏”、“老鹰捉小鸡”……孩子们在游戏的乐园中尽情嬉闹,情趣盎然,连我也不自觉地成为他们的“鸡妈妈”……游戏结束后,我再把学生领回教室,只见他们已迫不及待地把游戏过程中有趣的地方在小组中与同学一起分享了,一篇篇生动有趣的习作就在同学们快乐的交流中形成了。由此可见,以实践的形式来启发习作,有利于释放孩子的天性,更有利于触发习作的灵感,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多让学生参与活动、体验生活,是触发习作灵感、输送习作源泉的保证,从而培养了学生习作的兴趣。
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兴趣
在起步作文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至关重要,有利于开拓学生写作思路,激发学生观察、想象的兴趣。
1.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观察兴趣。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电化教学已走进课堂,打破了封闭式的传统教学,它集声、光、电于一体,信息含量大,传递快捷,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它贴近儿童生活,内容新颖、活泼生动、趣味性浓,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新奇感,激发孩子们观察的兴趣。特别是在起步作文中,多媒体电化教学更能吸引学生去认真细致地观察,这样才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己觉得最满意的习作,经过认真修改后推荐出来,再经同学间互相评改,然后编成班级作文选;也可将自己写的习作经过认真修改后,编成个人“作品集”,然后张贴在教室的作文专栏中。这些做法,对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开展比赛。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开展形形式式的比赛,如故事会、作文竞赛等,使学生通过各种机会展示自己的表达水平,从中探索作文规律,并学习其他同学的好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增加作文兴趣。
3.鼓励学生办手抄报。鼓励学生办手抄报也是提高学生习作兴趣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自己采访,自己写消息报道,自己设计栏目等等,可在说、写、画、思等多方面得到锻炼,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作文兴趣。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