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节能指导手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节能指导手册》
网络监控维护中心
2021年5月13日
目录
第一章 机房气流组织定义及规则 1
1.1 气流组织定义 1
1.2 气流组织规则 1
第二章 通信机房级气流组织 2
2.1 机房送风形式 2
2.2 机房气流布局 2
2.3 机架排列方式 2
2.4 机架间距规定 2
第三章 机架级气流组织 3
3.1 气流组织规定 3
3.2 机架送风要求 3
第四章 通信设备级气流组织 4
第五章 新建机房气流组织建设要求 5
第六章 存量机房气流组织建设要求 6
第七章 通信机房制冷某某配置 7
7.1 空调系统夏季热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 7
7.2 机房主设备热负荷核算方法 7
7.3 建筑围护结构得热核算方法 7
7.4 通信机房总热负荷 7
第一章 机房气流组织定义与规则
1.1 气流组织定义
在通信机房内合理地布置送风口和回风口,按照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对气流的流动特性参数进行管理,使机房内部形成比较均匀而稳定的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和洁净度,以满足通信设备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机房内部合理的气流组织不仅可以降低机房能耗,更能确保通信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1.2 气流组织规则
根据机房建筑平面、通信设备布置、空调室内外机布置、空调气流组织、气候特点合理排布机架布局。
冷某某按需分配:将冷风直接送至设备或机柜进风口。
送回分离,冷热隔绝:机房采用冷、热通道设计,机柜按"面对面、背对背"排列,送、回风严格分离,并做好地板、冷某某(热池)、机柜盲板等密封设计,避免冷热混风。
大风低速,就近制冷:合理设计风量,采用大风量送风,保证载冷某某的同时,降低气流流速,减少动压损失。
同时尽可能缩短送风距离,并确保回风直通顺畅,减少热风滞留,在提升送风效率的同时,降低风机能耗。
提升温度,控制温差:尽可能提升机房空调设计温度值,控制合理的送回风温差,提高空调系统显热比和制冷效率。
目前在**_*,气流组织不合理的情况较为明显,从而导致机房能耗增加,加大了企业运营成本,随着5G等网络技术演变,通讯设备高集成化已成趋势,高功耗机柜的制冷解决方案已是迫在眉睫,而解决机房气流组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新建机房和新建机柜进行合理布放及安装,有效提升机房制冷效率,降低能耗,依据《TIA-942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中文版)》、《GB_50174-2008_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标准,结合某地电信机房气流组织现状及气流组织整改中遇到瓶颈,现将机房气流组织技术标准分为三大类:机房级气流组织、机架级气流组织、通信设备级气流组织。
第二章 通信机房级气流组织
2.1 机房送风形式
一般通信机房气流组织形式主要是由机房空调送风回风的方式决定的,通信机房空调送风回风方式基本上有下送上回式、上送前回式。
2.2 机房气流布局
(1)风管上送风方式,冷通道封闭形式
风管上送风方式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送风方式,可分为精确送风方式和非精确送风方式。精确送风通过风管、冷通道等把冷风直接输送至机柜内部进风口处,提高了机房专用空调的运行效率,符合"先冷设备、后冷环境"的原则,风管上送风方式应设置连通风管,保证任一台空调出现故障后,机房内部不出现明显的送风不均匀情况。有效地解决了风帽上送风方式的送风距离过短及送风不均匀的问题。机房空调所需的冷凝水排水管布置明了,一旦有漏水现象能及时发现、排除。房间内没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当用于评估冬季空调冷某某冗余时,可扣除建筑负荷Q2。
2.5 通信机房空调机选择
通信机房空调优先选择下送风上回风机房专用空调机,配置空调台数按照N+1配置,机房专用空调室内机应布置在机房长边,向短边送风。机房专用空调制冷某某冗余以机房总热负荷的15-25%为宜。
机房专用空调单台制冷某某一般有10KW-100KW。
例如,某机房总热负荷200KW,可以选择单台制冷某某50KW机房专用空调机,不考虑冗余备份,选择4台50KW机房专用空调机;考虑N+1冗余备份,应选择5台50KW机房专用空调机,总配置空调制冷某某为250KW,制冷某某比机房总热负荷的冗余度为(250-200)/200*100%=25%。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节能指导手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