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道法1-10课知识单复习

本文由用户“way358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9-24 07:30:49 举报文档

以下为《八年级上册道法1-10课知识单复习》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一课 我们的社会生活

第一框 我与社会

【第一目 感受社会生活】

(一)社会生活的特点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二)走进社会生活的意义。

随着身体成长、智力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位置分忧。

【第二目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一)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人的身份和社会关系的关系

人的身份是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Ps:能列举社会生活的场景,能列举自己所拥有的身份所对应的社会关系

第二框 在社会中成长

【第一目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一)个人的成长为什么离不开社会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身边人的帮助我们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第二目 养成亲社会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属于亲社会行为。

(二)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1)必要性: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重要性: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三)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1)积极的生活态度: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参与社会实践: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实现人生价值: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Ps:亲社会行为(社会实践)的具体事例(实例):募捐活动、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活动、社区志愿者等等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一框 网络改变世界

第一目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一)网络对日常生活的积极影响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第二目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二)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第三目 网络是把双刃剑

(三)网络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第二框 合理利用网络

第一目 理性参与生活

(一)如何合理参与网络生活

1、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使用网络要节制,学会“信息节食”。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

3、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使用网络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第二目 传播网络正能量

(二)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积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一框 维护秩序

【第一目 社会生活有秩序】

(一)社会秩序含义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二)社会秩序的内容

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

(三)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1)社会政策运行需要秩序。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第二目 维护秩序靠规则】

(四)规则内容

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五)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的关系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第二框 遵守规则

【第一目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一)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二目 自觉遵守规则】

(二)如何对待规则 (遵守、维护、改进)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4)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维护规则时候如何劝导他人

(1)有“礼”,语文文明,态度和善。

(2)有“理”,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告诉他。

(3)有“节”,注意适可而止,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也可以寻求他人帮助。

(四)为什么要改进规则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2)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一框 尊重他人

第一目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一)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1、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个人)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加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shehui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社会)

第二目 尊重从我做起

(一)怎样尊重他人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忙。

2、平等对待他人。

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3、学会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为让人着想,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4、学会欣赏他人。

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第二框 以礼待人

第一目 待人礼为先

(一)什么是礼?有哪些表现?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二)礼的重要性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个人)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社会)

文明某某貌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桥梁。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3、文明有礼体现国际形象。(国家形象)

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一言一行都体现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第二目 做文明有礼的人

(一)怎么做文明有礼的人

1、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要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3、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某某、守礼的人。

第三框 诚实守信

第一目 诚信无价

(一)诚信的意义

1、诚信是诚实、守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层面),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法律层面)

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个人)

3、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企业)

4、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社会)

第二目 践行诚信

(一)怎样践行诚信

1、树立诚信意识。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为什么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①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个人)

②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有利于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社会)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框 法不可违

第一目违法无小事

(一)法律的作用

1、规范作用: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2、评价作用: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二)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

(三)人们为什么会违法?

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

(四)违法行为的内涵?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五)违法行为的类别

1.民事违法行为 2.行政违法行为 3.刑事违法行为

(六)违法行为的分类

1.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2.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称为严重违法行为。

(七)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

2.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第二目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八)一般违法行为的外延

1、行政违法行为: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携带易燃易爆有毒危险物品到公共交通上等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

2.民事违法行为:侵犯他人民事权利(p51有解释民事权利是什么)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九)如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

1、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防止行政违法行为)

3、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防止民事违法行为)

第二框 预防犯罪

第一目 了解罪与罚

(一)刑法的性质和内容

性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内容: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怎样的刑罚。

(二)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收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

(三)犯罪三个基本特征的地位

1.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2.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3.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四)刑罚的含义

刑罚又称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五)刑罚的内容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最好自己画个图表示意)

第二目 加强自我防范

(六)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

1、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思想上)

2、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思想上)

3、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行动上)

4、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行动上)

第三框 善用法律

第一目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一)受到非法侵害,我们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人民政府)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诉讼

1.含义: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2.地位: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最后屏障。

3.一般使用情况:如果收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

4.类别: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第二目 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三)青少年如何应对违法犯罪

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2、通过正当防卫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障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加料)

3、身为未成年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相关链接-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

4、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第一框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第一目 我的角色 我的角色

(一)责任的含义和来源

1、含义: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来源: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二)责任与角色之间的关系

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二目 责任你我他

(一)我对自己负责

1、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

2、对自己负责的意义: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二)别人对我负责: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三)我对他人负责: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第二框 做负责任的任

第一目 不言代价与回报

(一)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1、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回报: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 、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二)做负责任的人

1、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时,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评估,做出最合理的选择,并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2、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

3、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勇于承担责任。

(三)履行社会责任不计代价和回报的意义

正因为有许多人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第一框 我关爱他人

第一目 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一)关爱他人的意义

1、对他人: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对社会: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3、对自己: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第二目 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二)如何关爱他人

1、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

2、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

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①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②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第二框 服务社会

第一目 奉献助我成长

(一)服务奉献社会对我成长的意义

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第二目 奉献社会我践行

(二)青少年如何服务奉献社会

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

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环境保护、社会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我们可以在社区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得积极成效。

第二框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第一目 劳动成就今天

(一)劳动的意义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②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型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二)尊重劳动者

①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②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第二目 实干创造未来

(一)实干重要性

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只有继续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二)青少年如何做到实干?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八年级上册道法1-10课知识单复习》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