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3)(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王
艳
梅
娄烦县第四实验学校
2021年10月22日
【教学内容】
《带刺的朋友》
【教材分析】
《带刺的朋友》一文主要讲述了一只刺猬偷枣的本领十分高明这件事。整篇文章节奏明快,画面感强烈,语句生动多趣。一字一句无不体现出作者十分喜爱这只小刺猬。尤其是刺猬偷枣的一举一动更是诙谐可爱,刺猬的聪明、灵活跃然纸上 。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可以让学生全盘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细读课文,感知刺猬偷枣的高明;最后紧扣高明,学生之间相互讲讲刺猬偷枣的过程,关于文章中多处的动词描写,老师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枣、馋”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刺、枣”等13个字。
2、能找出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3. 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偷枣的过程。
4.初步体会作者在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找出刺猬偷枣的过程,体会语言的生动。
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朋友吗?老师希望40分钟的学习,使我们成为朋友,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位特殊的朋友,想认识它吗?让我们齐读课题———《带刺的朋友》
1.教师书写课题,讲解“刺”字,再次齐读课题。
2.这位朋友是谁,它做了一件什么事。
3.教学“枣”字。对比教学“刺”与“枣”。(相同部件,一个有勾一个没有勾,出示图片加深印象)
刺 枣
4.指导书写:枣和刺
书写时注意什么?指生说
老师范写
生练习书写(注意书写姿势,强调三个“一”的落实)
同桌评价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文章题目《带刺的朋友》写的是谁的什么事?
2、文章既然写了刺猬偷枣的事,那它的本领如何?文中有一句,作者对刺猬作出了评价,找句子。
我暗暗钦佩:这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
3、朗读句子读出高明的语气。
4. 课件出示字词,读准字音
惊讶 猜测 恍然大悟 钦佩 红枣 眼馋 刺猬
缓慢 诡秘 逐渐 监视 扎针 聪明
5.课件出示多音字,利用字义记住字音
zhXXXXX 字义:钻,刺
扎 zhá 字义:勉强维持
zXXXXX 字义:捆
生活中我最怕两件事,一是扎( zhXXXXX )针,二是扎( zXXXXX )辫子。每次遇到这两些事,我总会使命挣扎( zhá )
设计意图:
让学生整体把握教材,对教材有个全面认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识记。激发他们主动识字的兴趣。
三、聚焦高明,感受生动
刺猬偷枣高明,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1、提取动词,读高明
a请大家自由朗读第2——第9自然段,找一找哪儿写出了刺猬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请你圈画出来。
b根据学生汇报,出示相应的语句:
“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仍旧诡秘地爬上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用力摇晃吧……”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下来。”
c学生提取动词,谈谈感受。
d引导学生抓住动词:“爬、摇、掉、”,按顺序贴动词。
2、学法迁移
回顾前文,作者写刺猬时,抓住了刺猬的动作进行描写,这就是作者告诉我们的一大秘诀,抓动词就可以将刺猬写具体写生动。 按照这种方法 ,学习第10自然段,找找文中动词,感受语句生动,形象,感受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说,学生基本上走进了文本,了解了文本,并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出来。
2.这篇课文重点讲了刺猬偷枣的过程,学生在交流时对刺猬偷枣的过程下了功夫,层层推进,培养了学生读、说、讲方面的能力。关于读,我采用的形式比较多样(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等); 关于说,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方法,努力让学生说的轻松,自然,流畅;关于讲,我关注的是大方的仪态,表达的自信,口齿的清晰,语句的连贯。整节课有放有收,节奏比较紧凑,自我感觉良好
有待改进的地方:
课堂上,学生思维的碰撞时不时产生火花,灵光的闪现,一转即逝,如何捕捉学生的这些微妙信号,将它们与学习文本很好地结合,这是我们站讲台的老师应该好好反思的。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3)(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