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育集团数学教案(二小)
教学课题
常见的数量关系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7 本教时为第2教时 备课日期:2月24日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种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发展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及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难点:运用数学术语概括、表达数量关系,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ppt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
1.回顾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课件出示题目)
(1)每个书包50元,4个书包多少钱?
(2)一列动车每小时行20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3)李师傅每天生产15个零件,他6天可以生产多少个零件?
指名学生口头列式,师生交流反馈。
2.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量关系,弄清楚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有很大帮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题2情境图。
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情境中的信息:钢笔每支12元,练习本每本3元;要买4支钢笔和5本练习本。
2.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
(1)提问: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什么是总价?
(2)追问:每种商品的单价各是多少?购买的数量呢?
(3)介绍单价的读法和写法。
(4)认识总价。
引导思考:根据题目中购买钢笔的情况,我们可以求什么呢?
指出:“4支钢笔一共多少钱”指的就是4支钢笔的总价。
3.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1)课件出示下表:
单 价
数 量
总 价
钢笔
( )元/支
( )支
( )元
练习本
( )元/本
( )本
( )元
让学生先填写商品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再分别求出总价。教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交流讨论:总价与单价、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板书:
总价=单价×数量
(3)思考: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已知总价和数量呢?
师生交流后板书:
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总价÷数量
4.师生共同小结。
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量的关系,只要知道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我们在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总价=单价×数量”,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得出“数量=总价÷单价”和“单价=总价÷数量”。
(二)教学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题3情境图。
引导学生读题,收集情境图中的信息。
2.理解“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含义。
(1)提问:情境中给出的两条信息可以称为什么?
(2)交流速度的写法和读法。
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再进行交流。
(3)认识时间和路程。
提问:行程问题中除了速度之外,还有哪些数量呢?
指名说说对时间和路程的理解。
3.探究速度、路程和时间的数量关系。
(1)课件出示下表:
单 价
数 量
总 价
列车
( )千米/时
(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单价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例3的教学可以仿照例二的教学过程组织学生活动,由于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出事场景图后,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可以让学生,分别说说每小时行260千米,每分行200米的意思,再通过讲解,明确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的方法,明确认识后,还可以让学生再举出一些例子,读一读写一写。
填完表后,又让学生具体说说列车三小时,八分钟行驶,历史的一句,两道题都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概括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常见的数量关系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授课日期: 月 日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