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
1、什么是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
布病是由布鲁氏菌(简称布氏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感染布病的家畜是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或污染物而感染发病,能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损害,尤其是骨关节系统的损害较为明显,且容易由急性转为慢性。
2、人患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布鲁氏杆菌侵入人体后,经过1-3周或更长的时间才发病,少数可达数月或一年以上才发病。发病时全身困倦、四肢乏力,全身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反复发热,体温可达39-40度,午后加重,次日早晨逐渐下降,多汗,特别是晚上或凌晨退热时大汗淋漓,可以侵犯人体多个系统和脏器:
(1)运动系统:关节肌肉疼痛。出现膝关节、腰、肩、髋、肘等关节痛。
(2)神经系统:可引起神经干涸神经根的损伤,导致神经痛。出现腰痛、臀部疼痛、腿痛等。
(3)呼吸系统:部分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而出现咳嗽。
(4)消化系统:急性期病人个别因肝脏损害较重,而出现尿黄、巩膜黄某某、肝区不适、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5) 泌尿生殖系统:可发生肾炎、肾孟肾炎、膀胱炎等。男性患者可因睾丸炎或附睾炎而出现睾丸疼痛及小腹痛,慢性期可出现精索神经痛,以致出现阳痿、遗精、性机能减退等。;女性患者可出现乳房肿痛、腰痛、小腹痛、月经不调、闭经或流血过多,白带过多、性欲减退、早产、流产、死胎等表现。
3、布病的主要传染源
布病主要传染源是患布病的家畜以及啮齿类动物,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某某,其次是犬。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及乳类含有大量病菌,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传染。
4、布病的传播因子及传播途径
(1)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等而感染;也可因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感染。
(2)经消化道传染: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感染。
(3)经呼吸道传染: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5、食用布病家畜的乳及其制品能患布病吗?
能。布氏菌常在家畜乳腺中繁殖形成乳腺炎,乳汁中含菌。病畜乳汁排菌时间有的几个月,甚至可长达2年以上,若人饮食未经彻底消毒处理的乳汁及其制品,就会被感染。
6、接触布病牲畜的肉类能感染吗?
能。布病牲畜的肉和内脏都有布氏菌存在,而且布氏菌可在生肉中存活4个月,在腌肉和冻肉中可存活15--45天,因此厨师、售货员,在切割、清洗制作过程中如不注意防护,易被感染。
7、皮毛加工和收购人员易患布病
布病疫区生产的羊毛、羊皮容易污染布氏菌,布氏菌在一般条件下能在皮毛上存活2--8个月,因而在接羔、育羔、剪毛的时候极易感染,对皮毛收购、销售及皮毛加工人员易被感染。
8、布氏菌的存活力
布鲁氏菌在外界环境的生存能力较强,在干燥土壤、皮毛和乳类食品中可生存数周到数月,在水中可生存5日至4个月,但对光、热、常用化学消毒剂等均很敏感,日光照射10-20分钟,湿热60℃10-20分钟,3%的漂白粉澄清液数分钟就可将其杀灭。
9、布病的高发季节
本病可发生于全年各个月份,我市布病以羊型为主,一般养羊的产羔季某某在春天,羊布病性流产多发生在1--3月,人间发病高峰在3--4月,尾随羊流产季节后一个月左右的潜伏期感染的人才表现出临床症状。
10、患布病与性别、年龄及职业有关吗?
任何年龄的人均可感染布病,与性别、民族无关,主要取决于接触传染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要生熟分开;切了生肉的刀、案,也要用热水消毒,避免污染其它餐具。洗碗用的抹布,如果擦了切肉的刀、案,再去擦碗,就能传染布病。所以,抹布也要有两块,一块擦生肉刀案,一块擦熟肉刀案。
(8)饲养牛羊、接羔、挤奶时,必须穿工作服,工作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随穿随脱,定时消毒。挤奶后必须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13、发现布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的疫情报告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卫生防疫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布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后,城镇应在1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染病报告卡报出疫情,农村应在24小时内报出疫情,了现暴发疫情应以最快方式报告当地疾控中心。对疑似布病病人应迅速确诊或排除。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