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歌唱祖国》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歌唱祖国》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和三段 体歌曲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歌曲。
2.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教学难点】
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
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教学过程】
1.导入
(1)学生踏着歌曲《歌唱祖国》的节奏进教室,教师采用提问方式导入课题。
(2)欣赏升国旗视频,教师提问:看升国旗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在什么场合需要升国旗?
(3)介绍作曲家王莘的个人生平和歌曲的创作背景。
2.新课学习
(1)完整聆听歌曲《歌唱祖国》。
(2)请学生谈聆听后的体会和感受,并回答问题。(例如: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是什么风格的音乐?)
(3)再次聆听歌曲或教师范唱,请学生思考或分组讨论为什么歌曲是进行曲风格?这种风格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4)教师总结:《歌唱祖国》的进行曲风格正是通过行进的速度、铿锵的力度、强弱对比鲜明的四二拍表现出来的。
3.学生学唱歌曲《歌唱祖国》
(1)学唱歌曲曲谱,请学生试着用首调唱名法演唱歌曲曲谱。
(2)请学生讨论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歌曲(第一段和第三段)勇往直前、雄壮宽广的气势。
(2)在这节课结束前,请同学们思考《歌唱祖国》是怀着对祖国之爱的奋斗之歌,还是思念之歌?我们应该如何演唱?
《凤阳花鼓》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熟悉旋律,增进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知识与技能:能对歌曲进行创编,并试着演唱。
3.过程与方法:通过创编,提升音乐审美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
能够欣赏乐曲,并进行创编
【教学难点】
体会人民疾苦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向学生演唱陕北民歌《兰某某》。提问:这首歌曲同学们熟悉吗?他是哪个地区的?
(2)教师提问:这首歌曲同学们熟悉吗?他是哪个地区的?
(3)引出《凤阳花鼓》
2.初步感知
(1)完整聆听歌曲,让同学们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情感。
(2)再次带着问题聆听,歌曲刻画了怎么样的音乐形象。
(3)教师找同学回答问题并总结,歌曲的情绪是哀怨的,朴素的,刻画了挨饿受苦的百姓形象。
3.创作歌曲
(1)教师打开多媒体展示乐曲谱例,让同学们观察乐曲的节奏特点。(整齐,规整,四四拍,中速)
(2)教师边弹琴边示范改编节奏(多以切分和小附点为主)
(3)教师板书常用的典型节奏型,带同学们反复拍打练习。
(4)学生自主创编,以小组为单位,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歌唱祖国》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