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
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前者病因不明(通常简称为高血压),后者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
(一)病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饮食、精神应激、吸烟。
(3)其他因素:体重、服避孕药、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疲劳、心悸等,在紧张或者劳累后加重。
2.体征 体格检查心脏听诊时***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
3.并发症 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主动脉夹层、冠心病等。
(三)处理原则
1.改善生活行为 适用于各级高血压患者,包括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
(1)减轻体重。
(2)限制钠盐摄入。
(3)补充钙和钾盐。
(4)减少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脂肪总量。
(5)戒烟、限制饮酒。
(6)适当运动。
(7)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2.降压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可以归纳为5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
(四)护理评估
1.健康史
(1)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婚姻、职业、饮食、生活习惯、性格特征、体重。
(2)既往史:有无其他伴随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脑血管疾病等;有无传染病史;有无药物过敏;有无吸烟、酗酒。
(3)家族史:了解家族中有无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患者。
(4)服药史:是否服用降压药及服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是否服用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药物。
2.身体状况
(1)血压情况:发病年龄、最高血压值和服药后血压的变化,应测量双臂血压,排除外在因素。
(2)临床表现:患者有无头痛、头晕、疲劳、心悸等表现;听诊***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颈部或腹部血管杂音;靶器官损害的体征。
(3)辅助检查:尿液分析、血生化、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眼底检查、胸部X线等。
(4)心理-社会状况:了解患者对疾病康复的认知程度和情绪状态;了解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
(五)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可选择步行、慢跑等。
2.饮食护理 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改善膳食结构,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钠盐的摄入、多食绿色蔬菜、水果、豆类食物,多食油菜、芹菜、蘑菇、木耳等含钙较高的食物。减少脂肪的摄入,补充适量蛋白质,如鱼类、蛋类。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预防便秘。
3.用药护理 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监测血压变化以判断疗效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4.心理护理 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从事有兴趣的娱乐活动,以放松身心,减少压力,使身心得到良好休息。
(六)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 让患者了解病情,了解控制血压及终生治疗的必要性;认识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生活方式指导 指导患者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运动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可制定适度的运动计划,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指导患者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盐的摄入量应低于6g;积极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控制体重,戒烟戒酒。
3.用药指导 坚持定时定量服用降压药,使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及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不得擅自突然停药。
4.家庭血压监测指导教会患者和家属正确测量血压。
5.心理指导
6.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与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病情稍好时应尽量从事轻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以不引起疲劳或其他不适为可。戒烟,注意口腔卫生,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防止感目,节制性生活。
4.用药指导: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或撤换药物,尤其是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因个体差异很大,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可家属协助或自测脉搏,当脉搏<60次/分时或节律不规则时就暂停药物或及时就诊。
5.教育家属给予病人积极的支持,保持其情绪的稳定,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其后顾之忧。
6.嘱病人定期门诊随访,当出现明显乏力、胸闷、心悸等症状,休息后不好转,或出现腹胀、纳差、下肢水肿时,应及时就诊,防止病情发展。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