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读书笔记

本文由用户“hb66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0-26 09:22:30 举报文档

以下为《转型读书笔记》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转型篇读书笔记

班级:17硕4 姓名:王某某 学号:***3

本篇章的阅读我将其大致分为两个板块,一个板块即以汪晖《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一文单独列出,其余四篇另立一板块,下面我进行一个简单的整理与分析。

转型的开端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大厦将倾的清王朝,作为亚洲地区爆发的一场极具区域性影响力的民族革命,其对于中国日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开端。而在两种政权的交替之后,如何保持新政权的有效统治和延续发展则是一个重要问题。汪晖《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一文就针对自辛亥革命以来一直到现代,中国为何能始终保持政权的统一连续性这一问题进行引入,而本人在浅析其文章整体内容之后,得出一项结论:中国在辛亥之后的几十年间的不断转型是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能以一种统一姿态进行延续性发展的关键原因。

关于这一连续性的开端问题,宽泛来说即可指辛亥革命开启了近代中国向现代国家政体的发展,以其中的具体事件来分析,汪晖提出正是1912年清帝逊位诏书及优待条件的形成以及公布,正式建立起了清王朝与民国主权的连续性。这里我们要指出,辛亥革命不同于他国暴力革命的一点在于,主权的转移交接是通过清帝逊位这一和平途径实现的,而在其背后则包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方集团以及以孙山.中为代表的南方革命集团的和平妥协。正是南北双方的相互妥协使得清政府所掌握的十四省地界能以一个完整、不受巨大战争侵扰的状态交接到民国政府的手中,而这仅仅是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转变,关于之后中国能保证其连续性历史进程的原因,汪晖在该文中提供了三条线索作为佐证,正如其文中说道:“如果没有这三条经纬线,‘大妥协’只是一个临时方案,不可能对此后的历史变迁产生重大影响。”

汪晖将这三条线索阐述为“南方与北方、海洋与内陆”“两种政治整合”“帝国与国家的相互渗透”,作为使“大妥协”亦即“连续性的创制”发挥作用的三条线索,我们事实上可以将其理解成为“连续性的创制”得以顺利进行的原因,而这三条线索则代表着当时的三种转型。

民族观点的转型。“南方与北方、海洋与内陆”这一线索围绕少数民族诸如藏族、蒙古族、回族等是否承认新生的民国政体这一问题展开了论述,而这一问题的焦点则在于革命派在XX起义爆发前即带有的汉族民族主义倾向。清朝作为满族人掌权的少数民族君主制国家,其在百年来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政权,而辛亥革命后的主权转移是否能够保证清朝的多民族统一形式延续下去,这是当***的问题。所以才有了之后《临时约法》中所强调的“五族共和”的说法,为了保证“大妥协”带来的连续性发展的机会,革命派适时的进行了民族观点的转型,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亦是继承并延续了清朝以来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态,而中华民族的观念也被之后的政权继承下来,并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

政治整合任务的转移。辛亥革命后,主权从君主手中转移到了民众手中,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表象转移,但事实上政治整合权力在最初是掌握在议会-政党的手中的,然而在民初的权力斗争背景之下,议会-政党必然无法担负起政治整合的任务,文中提到康有为提出“主权在国论”,正是希望政治整合的权力能从议会政党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个人感觉1913年出现的这一观点实际上是为袁世凯总揽大权服务的,这里不展开叙述。然而作为政治整合任务的承担者,其本身需要担负起整合社会不同的利益需求的责任,而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央政府往往只是军阀间互相争斗的工具,仅仅充当了法理上的门面,它仍旧无法作为政治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转变及随之而来的困惑空虚,但最终他们都奔向了以“主义”为纲的道路,信奉诸如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三民主义等,并且认为只有主义才能够拯救中国。张某某、王lN森两位作者在文章中详尽的阐述了主义一词的源起、在中国的形成、发展以及其最终时人选择主义由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中间包含了当时最具争论的问题、主义之争,学问、主义之争,而虽然是各抒己见,但主义最终能够成为大多数人选择思想信仰,还是要归结于当时大的民族救亡的时代背景,点滴的改良已无法满足时人迫切的救国之心,以社会主义为纲的彻底的社会改造才能拯救中国,这一思想深刻地反映在转型时代的时人身上,这也是之后民主集权型政党能够担负起政治整合任务的重要原因。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目录
  2. 读书活动倡议书范文
  3. 教师读书笔记
  4. 银某某【】104号《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
  5.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
  6. 学习党史读书笔记
  7.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
  8.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9.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笔记
  10. 苏XX传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赏析

以上为《转型读书笔记》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