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世界名剧欣赏》》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俄狄浦斯王》
索福克勒斯时代和创作: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生活在古希腊奴隶制社会动乱时期,他本人的政治思想属于民主派,这种思想不仅反映在他的生活中,也反映在他的剧本中。提倡民主政治,反对寡头暴君,是伯里克里斯时代雅典政治的基本精神,这种民主精神在《俄狄浦斯王》中有明显的表现。当先知同俄狄浦斯发生争执时,说:你是国王,可是我们双方的发言权无论如何应该平等。剧作家的政治倾向和思想倾向,主要还是体现在人物性格之中。主人公是一个能够体现民主精神的君王,他对忒拜城的居民的苦难忧心忡忡,彻夜难眠;他亲自会见居民的代表,细心倾听他们的忧怨和心愿,同他们一起商讨解除灾难的办法;当他得知只有惩处杀害先王的凶手才能消除瘟疫时,他全力追查凶手,然而在得知这个罪人就是自己的时候,他刺瞎双目,并且按照誓言将自己流放异乡。剧作家不仅怀着极大的同情描写主人公,而且把自己的政治理想熔铸于这个英雄形象。剧本中对雅典城邦和圣明君王的赞美,也反映出他对伯里克里斯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肯定。
索福克勒斯在剧本中对奴隶集团之间的征战、对统治者内部的争权夺利,表现出明显的厌恶之情。还通过俄狄浦斯的口对城邦之间的战争进行抨击:信任在消亡,猜疑在生长,朋友和朋友之间,城邦和城邦之间,从来都不会声息与共的。
对英雄主义精神的颂扬,也是贯串索福克勒斯剧作的一个基调。他塑造的主人公,大都是意志坚强、积极进取、勇敢奋斗、不屈不挠的英雄人物,俄狄浦斯和忒修斯都是这样的英雄形象。
俄狄浦斯的悲剧形象:亚里士多德解释悲剧时说:最完美的悲剧,应摹拟足以唤起畏惧与悲悯之情的事件。他认为,任何一个人听到《俄狄浦斯王》剧中的故事,都会发生这两种情感。在这出悲剧中,畏惧与悲悯之情都十分强烈。一位为城邦居民称之为救星的理想君王,为了解救人民的灾难,发誓要惩罚杀死先王的凶手,在一步一步的追查中发现自己竟是那个罪人,他不仅杀死了自己的生父,还误娶了自己的母亲,于是,他从显赫的王位上一下子跌到了痛苦绝望的深渊,他用银针刺瞎双目,并决定将自己流放。
剧中的俄狄浦斯不仅是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的受难者形象,还是一个同命运苦斗的英雄人物。在他出生前,父亲拉伊俄斯得到神示:他将生一个儿子,但是他的儿子将杀死他,并娶母为妻。为了摆脱这样的厄运,他用铁钉钉住婴儿的双足,丢进荒山。但是波斯国王波吕波斯收养了他。阿波罗告诉俄狄浦斯神示的内容,从此他开始同神示的厄运苦斗。在逃亡的途中杀死拉伊俄斯后,又沦落到了忒拜城,俄狄浦斯用自己的智慧解救了忒拜城的居民,忒拜人尊他为王,拉伊俄斯的寡妇嫁他为妻,他以为自己摆脱了神示的厄运。俄狄浦斯并不是屈从命运的弱者,而是努力掌握自己命运的英雄。在得到了新的神示之后,为了解救忒拜城的居民,表现了意志坚定,不怕艰难、斗争到底的精神。在他发现厄运的主人公就是自己时,为了履行诺言,更是不顾一切,表现了惊人的意志力。
俄狄浦斯的悲剧性在于:他坚持同命运苦斗,却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他同神示抗争,却又不能逃脱神示的结局。这出戏的冲突,主要是主人公的个人意志同命运的冲突,是他的行为与神示的冲突。
回顾式的结构方法:指的是从一系列因果相承的事件中,选取临近结局的事件作为剧本情节的主体内容,在情节发展中用“回顾”、“倒叙”的方法,把以前的事件交代出来。在《俄狄浦斯王》中,戏剧行动是从俄狄浦斯知道新的神示并决心追查凶手开始的,这样在此以前的一系列因果相承的事件都成了往事,在追查的过程中,往事一件件交代出来,追查的对象也开始逐渐明确,最后当往事全部交代清楚之后,俄狄浦斯知道了凶手是自己,他毅然亲手惩罚自己,悲剧结束。
首先,结构属于剧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白,他决心毁灭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剧作家把安排在幕前的往事一件件交代出来,都让俄狄浦斯有所发现,同时,也就推动他向逆境转变,而这一次次的发现和转变,就构成了剧情发展的戏剧性转折。
“歌队”及其作用:“歌队”是古希腊戏剧所共有的,在剧本和演出中都占局重要地位。歌队的服装色彩鲜明醒目,可以起到装饰舞台的作用,歌队有歌有舞,可以活跃舞台的气氛,在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中,歌队是剧本全体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场(歌队不进场)-进场歌-剧本主体部分+对应场次的合唱歌-退场。歌队不仅能反映演员的心境,也能影响观众的情绪。载歌载舞的歌队是悲剧的抒情成分,可以抒发剧中人物的的感想,也可以升华剧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世界名剧欣赏》》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