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4 常见的天气系统(讲义)原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4 常见的天气系统
热带气旋——台某某
(1)形成过程:
温度超过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去。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这样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最后形成了台某某。
(2)台某某结构:
① 风眼:热带气旋近地面气压的最低点。风速显著低于外围区域,很少或无雨,其内部盛行下沉气流。
② 眼墙:眼墙内包含旺盛的对流活动并在对流层中层形成潜热释放。眼墙也是热带气旋内风速和单位降水率最大的区域,对眼墙的最大风速进行观测可以估计热带气旋的强度。
(3)等级
(4)危害:
强风:掀翻巨轮,使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设施遭受严重破坏;
特大暴雨:造成河堤决口,水坝崩溃,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和村镇;
特大风暴潮:破坏海堤,淹没岛屿。
(2020·XX高三二模)暖湿空气经过较冷下垫面时,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平流雾。2013年3月19日,我国某省长江以北区域出现了一次较强的平流雾过程。0时某某,长XX岸开始起雾,雾区范围逐渐扩大,下图示意不同时刻的雾区北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平流雾发生之前,图示区域经历过一次天气系统过境,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低压 B.副高 C.冷锋 D.暖锋
2.19日11时,该省长江以北区域平流雾大部分消散,推测原因可能为当地
①近地面风向改变 ②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地面温度上升 ④进行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_*2019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下左图为*_**等高线地形图,下右为XX市2015年12月25日气象要素逐时演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1-3题。
1.该日XX市
A.0~4时,相对湿度降低 B.5~8时,气温降低
C.4~5时,由东北风转向西南风 D.15—16时,由东南风转向西北风
2.导致XX市该日5~8时气温变化的天气过程最可能是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反气旋过境 D.焚风过境
3.该日5~8时,该地PM2.5浓度暂时降低的原因最可能是该时段
A.降雨过程明显,净化作用显著 B.盛行下沉气流,颗粒物尘降地面
C.正值上班高峰,汽车尾气排放多 D.工厂还未开工,工业废气排放少
(2020·XX省高三其他)在西北太平洋,9~11月生成的台某某通常称为秋台某某,其强度强、危害大,甚至可形成双台某某、多台某某共舞现象,这种现象在大西洋、印度洋极少出现。此时, 影响台某某路径的副热带高压开始东退南移。下表为1949 ~2018年西北太平洋和XX生成的台某某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秋台某某登陆最多的省份可能是
A.广东 B.浙江 C.江苏 D.山东
7.与夏台某某相比,秋台某某强度强、危害大的原因是
A.登陆频率更高 B.源地水温较高
C.冷空气势力弱 D.海面摩擦力小
8.与形成西北太平洋双台某某、多台某某共舞现象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海流速度 B.海水深度 C.海水盐度 D.海域面积
(2020年新高考山东卷)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图8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汽输送的前缘位于
A.华南沿海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辽东地区
11.图中20°N地区8月的降水量约为
A.120mm B.200mm C.280mm D.350mm
12.华北地区8月降水主要是由
A.台某某登陆造成的 B.空气强对流产生的
C.地形抬升形成的 D.冷暖气团交锋形成的
(2020年江苏卷)图3为“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题目。
图3
13.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此时①地最可能( )
A.暴雨倾盆水难排 B.细雨蒙蒙衣某某 C.烈日炎炎似火烧 D.黄沙满天车难行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2.4 常见的天气系统(讲义)原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