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经典材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材料
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
十九中教育集团西北新村小学
西北新村小学是一所历史传统老校,始建于 1941年 10 月。其前身是原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西北公路局职工子弟学校。学校48 位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省园丁、省市区名师、骨干、能手、区级新秀教师。全校784位学生中,有129位少数民族学生,8位少数民族教师。包括藏族、东乡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满族、裕固族、哈萨克族、撒拉族、土族、土家族等11种少数民族。在2020年1月,***与西北民族大学签订协作办学协议,挂牌“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同时加入*_**教育集团,形成了“和合而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 “和美”校园文化。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作为检验立德树人成效的根本标尺,广泛凝聚师生共识,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谱写新时代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篇章。
二、工作目标
引导各民族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五个认同”,促进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入脑入心入行,“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我校建设成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基地。
三、主要做法
(一)以管理为抓手,落实工作职责
一是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列入学校计划;三是出台《西北新村小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二)以宣传为手段,营造浓厚氛围
以民族团结宣传日、宣传周、传宣月为契机,利用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吹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号角;通过各班民族团结宣传栏展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画卷;国旗下讲话、手抄报、班级民族团结册页等形式升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结。
(三)以课堂为阵地,融和民族教育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坚持不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紧紧依托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高位引领,进行大、中、小、幼思政课专题研讨。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进头脑,把不同学段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四)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教育成效
一是以“节庆”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利用本地区少数民族重点节日,开展民族文化展示交流活动,增进了解和谐互助的感情。二是利用家校共育,小手拉大手,共赞我省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三是结合年龄认知梯度教育。低年级以观看影片、搜集相关图片、文章等为主;高年级以“民族团结教育”“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等为主题制作手抄报,宣传民族团结相关知识和本地区民族文化传统。四是开展“黄河之滨也很美”赞家乡爱兰州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通过走访家乡美景、美食、历史文化等,深入了解民族地区民俗风情、发展变化。以“和美”校园文化诠释各民族文化传统特色文化,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融合。
(五)以依法“控辍保某某”为职责,确保少数民族学生不流失。推进学校建设,全面提升基本办学条件。以办好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为己任,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努力创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不断增强办学吸引力。依法履行控辍保某某职责,确保适龄儿童尤其少数民族学生不流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四、具体举措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建,传承中华文化
充分利用民大***、***、***、中国语言文学学部的专业优势,助力我校建设绘画、器乐、舞蹈、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小古文创编、国画、书法、京剧等“和言美情”“和乐美雅”系列课程,以增强诗书画艺修养为目标,让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在美的熏陶中生根发芽。
我校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过程中进行了一点探索,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和思政教育教研方面,得到了民大的高位指点与引领,使我们的民族团结教育更加丰富有实效,有特色有亮点。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要我们抓住重点突出特色,继续求真务实,积极创新,走出一条符合本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之路,西北新村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之花必将更加绚丽多姿。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小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经典材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