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课外文言文中考真题训练(培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外文言文阅读中考真题训练
【1--2021年XX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乙】
诸军初至石头,即欲决战,陶某某:“贼众方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既而屡战无功,监军部将李根请筑白某某,侃从之。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成惧其来攻。孔某某:“不然。若峻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来。所以严某某,必遣军出江乘,掠XX以东矣。”已而果然。侃使庾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帅步骑万余四面攻之,不克。
(节选自《资治通鉴》)
9.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诸军初至石头/至霸上及棘门军 B. 贼众方盛/方七百里
C. 侃从之/隶而从者 D. 若峻攻垒/仿佛若有光
10.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
11. 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曹刿与陶侃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李根和孔某某在战事中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
【2--2021年**_*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某某,然后回答问题。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②,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③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某某,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谓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请之。
(节选自《汉书》)
[注]①突:烟囱。②上行:上座。③录:记录,此处指邀请。
10.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俄而家果失火( ) ②于是杀牛置酒( )
失火前,客人给主人提了什么建议?这个建议包含了什么人生道理?
【3--2021年**_*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7~10 题
【甲】
初,权谓目蒙某某:“卿今XX某某,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某某:“士别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
初,权谓蒙及蒋某某? 曰:“卿今并XX某某,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某某:“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今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 ,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某某‘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 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 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 邪?″蒙始就学, 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某某,陈某某。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某某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选自《三国志·吕某某传·表传》
【主释】《六韬》《三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后泛指兵书、兵法,是反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系相同的一项( )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停数日,辞去 B 见往事耳 才美不外见
C 省三史 吾日三省吾身
D 宜乎众矣 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的是( )
吾谓大弟但有武某某/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吾谓大弟但有武某某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吾谓大弟但有武某某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吾谓大弟但有武某某/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9.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今XX某某,不可不学!
②蒙始就学,笃志不倦
吕某某为什么能为鲁肃“陈某某”?请结合乙文回答。
【4-2021年XX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成化丁某某,王端毅公恕来巡抚云南,不挈僮仆,惟行灶一,竹食箩一,服无纱罗,日给惟猪肉一斤,乳豆二块,菜一束,酱醋水皆取主家结状,更无所供。其告示云“欲携家僮随行,恐致子民嗟怨,是以不恤衰老,单身自来。意在洁己奉公,岂肯纵人坏事”云云。人皆录辞而焚香礼之。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更无所供( ) (2)其告示云( )
6. 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此不顾及自己年老体衰,未成家就前来。
B. 因此不顾及自己年老体衰,独自一人前来。
C. 因此不照顾年老体衰的家人,独自一人前来。
D. 因此不照顾年老体衰的家人,未成家就前来。
7. 从文中看,王某某不带家僮随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文章体现了王某某“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5-2021年**_*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某某①,宇文某某,居虎丘。母董如兰,通文艺,云球幼禀风慧,年十三为县学生,父殁,家坠丧乱,常卖药得资以供母。
云球精于测量,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尝以意造自然晷,定昼夜,晷刻不违分秒。又用水晶创为眼镜,以佐人目力。有老少花、远近光之类,随目对镜不爽毫发,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XX文康奇患短视,云球出千里镜相赠,因偕登虎丘试之,远见XX楼台塔院若接几席,天平、灵岩、穹窿②诸峰]]挷源洌蛳蟊夏衬常舜蟛锴蚁苍唬?ldquo;神哉,技至此乎。”云球笑曰:“此未足以尽吾奇也。”又出数十镜示之。如存目镜,百倍光明,无微不瞩;万花镜,能视一物化为数十;其余幻容镜、夜明镜种种,神明不可思议。
著《镜史》一帙,今坊市依法制造,遂盛行于世。其母序之日:“夫人有苦心,每不敢求人知,甚至有不欲为人所知者,故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今吾子不得已,托一艺以给薪水,岂吾子之初心哉。”
(选自《吴某某》,有删改)
【注】①孙某某(约1630-1662),XX人。②天平、灵岩、弯窿都是XX的山名。
1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幼禀夙慧(具有) B. 不爽毫发(差错)
C. 万象毕某某(完成) D. 无微不瞩(看见)
12.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去世后,卖药、制镜成了孙某某维持生计的手段。
B. 孙某某的千里镜效果好,用来望远,景物清晰如在眼前。
C. “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激发了孙某某研制眼镜的热情。
D. 孙某某的《镜史》,对制镜行业的发展有不小的推动作用。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
神哉,技至此乎。
孙某某母亲说“岂吾子之初心哉”,孙某某的“初心”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回答。
在“中国智造”的主题征文活动中,有同学写道,“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关键,是科技的使用与创新。从历史看,中国制造并不缺乏这种智慧”,随后他以孙某某和《核舟记》中王叔远的“奇巧”为论据来证明观点。这两个论据的选择是否妥当?为什么?
【6-2021年**_*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文天祥,字宋瑞,吉之XX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①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XX,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以家赀②为军费。
后,天祥在燕凡三年,上③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某某”。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某某,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节选自《宋史 文天祥传》有删改)
[注]①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②赀:同“资”,钱财。③上:指元世祖。
7.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三处)。
孔 曰 成 仁 孟 曰 取 义 惟 其 义 尽 所 以 仁 至
8.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意思。
①万里素奇天祥志节
②天祥在燕凡三年
③安事二姓
④南乡拜而死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10.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名与字是不同的,古人一出生就起名,成年后才有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B. 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其中一甲三名依次是状元、探花、榜眼。
C. “咸淳九年”是年号纪年法,《核舟记》中的“天启壬戌”是年号干支兼用法。
D. 勤王,为王事尽力,指起兵救援王朝。“诏天下勤王”意为下诏书要天下起兵救援。
11.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天祥具有哪些高贵的品质。
【7-2021年**_*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某某①,料量平②;尝为司职吏③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
孔子年三十五,鲁某某。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某某。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某某称之。
孔某某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汯欲杀孔子,拔其树。孔某某。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汯其如予何!”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某某④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某某。自天子王侯,中国舍《六艺》者折中⑤于某某,可谓至圣矣!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减)
【注释】①季某某:仓库管理员。②料量平:出纳钱粮算量得准确清楚。③司职吏:管理牧场的职务。④祗回:相当于“低回”。流连,盘桓。祗,恭敬。⑤折中:调和取证。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尝为季某某( ) (2)齐某某称之( )
(3)高山仰止( ) (4)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
8.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天 下 君 王 至 于 贤 人 众 矣 当 时 则 荣 没 则 已 焉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某某。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某某。
孔子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8-2021年**_*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羲之①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某某、李某某、许某某、支某某等皆以文某某②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XX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某某,曰:
XX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XX之兰亭,修禊③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XX激湍,映带④左右,引以为流觞XX⑤,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⑥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⑦视听之娱,信⑧可乐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羲之: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②冠:超越。③修禊:古人游春活动。④映带:景物相互映衬。⑤流觞XX:觞,酒杯。在弯曲的水道中取酒为乐。⑥品类:这里指天地万物。⑦极:尽情。⑧信:实在、确实。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B.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C.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D.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1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会:会于会稽XX之兰亭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B. 修:茂林修竹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C. 之:名士多居之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D. 志:羲之自为之序以申某某 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联系选文,概括出引发作者“信可乐也”感慨的原因。
【9-2021年**_*考语文真题】
(隋炀帝)大业六年,帝以诸蕃酋长毕集XX,正月丁丑(十五日),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
诸蕃请入XX市交易,帝许之。先命整饰店肆,檐宇如一,盛设帷帐,珍货充积,人物华盛,卖菜者亦籍以龙某某。胡客或过酒店,悉令邀延就坐,醉饱而散,不取其值,绐(骗)之曰:“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值。”胡客皆惊叹。其黠者颇觉之,见以缯帛缠树,曰:“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某某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市人惭不能答。
(选自《资治通鉴》第181卷)
2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某某/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
B. 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某某/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
C. 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某某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
D. 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某某/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
23. 翻译。
帝以诸蕃酋长毕集XX,正月丁丑,于端门街盛陈百戏。
2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隋炀帝即位就马上组织表演活动,规模大,时间长,花费多。
B. 隋炀帝请外国人到XXXX市场去做生意,外国人欣然同意。
C. 隋炀帝下令装饰店铺,店堂摆满珍稀货物,商人们服饰华丽。
D. 隋炀帝要求,外国客人到酒店吃饭,必须按双倍的价格付钱。
【10-2021年**_*考语文真题】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田氏祖①于某某,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
鲍某某之子年十二,预于次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③VF④肤,虎狼食肉,岂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注:①祖:出行前祭祀路神的仪式。②预于次:排列在次等的位置。③蚋:吸血的昆虫。④VF:叮,咬。
1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齐田氏祖于某某/预于次
B. 田氏视之/众客和之如响
C. 以为之用/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
D. 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
20. 短文中田氏和鲍某某之子各持什么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短文,你有什么感悟?
【11-2021年**_*考语文真题】
唐张某某为河南尹,经黄巢之乱,居民不满百户,四野俱无耕者。全某某招怀①流散,劝之树艺②。数年之后,都城坊曲③,渐复旧制;桑麻蔚然,野无旷土。全某某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出见田畴④美者,辄下马与僚佐⑤共观之,召田主劳以酒食。有田某某⑥者,则集众杖之。或诉以“乏⑦人牛”,乃召其邻里,责之曰:“彼诚乏人牛,何不助之?”众皆谢,乃释之。由是邻里有无相助⑧,故比户皆有蓄积,凶年不饥,遂成富庶焉。
(选自《农桑辑要·典训》,有删减)
[注释]①招怀:招纳安抚。②树艺:种植栽培。③坊曲:大街小巷。④田畴:已经耕种的田地。⑤僚佐:随从官员。⑥秽:杂草多,荒芜。⑦乏:缺乏。⑧有无相助:有无相通,彼此帮助。
10. 下面是阅读本文时对文言字词的推断,其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A. 成语“蔚然成风”中“蔚然”的本义为“草木茂盛的样子”,据此可类推“桑麻蔚然”中的“蔚然”也为此意。
B. “召田主劳以酒食”与“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XX马生序》)中的“以”的用法是一样的。
C. 字典中“谢”有“辞别”“感谢”“道歉”“衰退"等意思,文章中“众皆谢,乃释之”的“谢”应为“辞别”之意。
D. 甲骨文的“比”字,像两个人并肩而立,所以“故比户皆有蓄积”中的“比”有“并列,并排”之意,“比户”就是“家家户户”的意思。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某某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 B. 全某某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
C. 全某某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 D. 全某某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
1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语句的大意。
乃召其邻里,责之曰:“彼诚乏人牛, 何不助之?”
13. 袁隆平院士的去世,引发了大家对农业的热议。老师要大家搜集重视农业的人和事,本文中张某某的哪些事迹符合要求?
【12-2021年XX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蔡某某①八岁能诗,及长,登泰山绝顶。日惟啖②荠③。于书无不读,朱熹扣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
(节选自《夜航船》)
[乙]王公廷相⑤,道艺纯备⑥,为时名臣。余谒公私第⑦。公延入坐,语之曰:“昨雨后出街衙⑧,一舆人⑨蹑⑩新履,自灰厂历?安.长街,皆择地而蹈,兢兢?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偶一沾濡?,更不复顾惜。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傥?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余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
(节选自《松窗梦语》
①蔡某某:南宋律学家、理学家。朱熹弟子。②啖:吃。③荠:荠菜。④扣:探问。⑤王公廷相:王廷相,明代哲学家、文学家。官某某*_**。⑥道艺纯备:学说和才能纯正完备。⑦第:官僚和贵族的大住宅。⑧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⑨舆人:古代职位低微的吏卒。⑩蹑:穿(鞋)。?历:经过。?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沾濡:浸湿。?居:守持。?傥:倘若,假如。
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日惟啖荠 日:___________
(2)余谒公私第 谒:___________
(3)更不复顾惜 复:___________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长,登泰山绝顶。
居身之道,亦犹是耳。
[甲]文中,朱熹为什么说蔡某某“此吾老友也”?
[乙]文中,王廷相对“我”的教导方式有什么妙处?
【13-2021年**_*考汉语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某某。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12. 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公问其故 故:____________
(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子/悉如外人
10.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
结合选文,说说高凤成为名儒的原因。
【2-2021年XX省中考语文考前抢分密卷01】(9分)
三仕三见逐于君,鲍某某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某某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②,吾幽囚受辱鲍某某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某某。”
鲍某某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某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某某能知人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贾(gXXXXX):做买卖。②召(shào)忽:齐某某。与管仲一起事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也自杀。
9.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始困时/困于心,衡于虑 B.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曹刿请见
C. 吾尝三战三走/走送之 D. 知我者鲍某某/知人善任
10.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断句。
吾幽囚受辱鲍某某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11.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鲍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课外文言文中考真题训练(培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