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走进家风家训馆》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走进家风家训馆》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 沈某某
一、实践主题
走进家风家训馆,探寻家乡传统文化
二、活动背景
“走进家风家训馆,探寻家乡传统文化”是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传统文化馆”的延续,以我校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利用宗祠文化家乡良好家风家训教育研究》研究成果,校本教材《溯源与家训》《人文与艺术》为依托,以我校在市级获得一等奖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业设计”为范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爱乡情感。
三.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宗祠文化,激发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2.发展交际交流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表演能力、应变能力。
4.引发学生心灵深处的血脉相联情结,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
5.通过分组探究,初步掌握实践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及认真细致、敢于创新、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四. 难点重点
重点:本次实践活动参与探究的多种人物角色,发展交际交流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
难点:理解并掌握本次实践活动与探究的方法并付诸实施,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表演能力、应变能力。
五.活动过程
(一)揭题导入
同字们,上学期,老师带你们到诏安县文物保护单位------华表村叶氏宗祠“追远堂”,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我们学校微缩版的”追远堂”,走进“家风家训馆”。(板书:走进家风家训馆)
(二)实践活动
1.村民探询——再现“名儒故事”
(1)再现先辈名儒。
叶某某:我叫叶某某,当过河南按察司某某,清正廉洁,执法如山,政绩卓著,远近闻名,故世人都称“叶某某”。主抓康政建设,用现在职务讲,应该是省纪委书记吧。
圣旨:(请叶某某听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诏安乡民数次上疏请奏置县,均未果而终。叶某某到京任职后,撰拟一篇言词恳切、有理有据的《奏设县治疏》,在京寻访达情,奔走进奏。现经朝廷批准,划出漳浦县之二都、三都、四都、五都另设诏安县。钦此!
叶某某:谢主隆恩。
叶某某:原来你就是诏安县建县功臣叶某某呀,久闻大名,久仰欠仰!我叫叶某某,我代表叶氏后人向您致敬!
叶某某:哎呀今天真是有缘呀,你就是以一已之力撰写《诏安是志》的叶某某?听说比康熙版的诏安县志,还要详细、实用,真了不起呀!
圣旨:没想到我们家乡这个小地方,竟然还出现这两位闻名诏安全县的名人先辈,我真为家乡自豪啊!
(2)讲述孝廉故事
a.叶某某的“廉洁”故事
叶某某的“廉”表现在“清操异政,树有贤声”。
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叶某某考中进士,被授予江西南城知县。在南城任职三年,叶某某“为人谦虚,礼貌待人,勤俭持政,爱民如子”,清廉勤政,大胆革除恶俗,段案如神,制止行贿仗势的求官行为。当时南城有一种陋俗,常有人无缘无故去自杀而污蔑嫁祸他人,对人进行讹诈勒索。叶某某经过深入调查,证实是属于无缘无故自杀的事实后,对诬陷者“喻某某,感以诚,诬者释之,薄给殡资而巳”,故办理数十起案件,没有一起冤案。于是逐渐改变了当地的这种陋俗。对于上级分配的捐税,他如数收取,如数上交,“无先期亦无后期,盖先国家之急,而馀耗之不取,是以国用足而民不困也。”
南城当时属于皇亲益王朱瑞昌的辖区。益王对叶某某也十分敬重,经常训诫其部下“莫轻犯叶大尹”,而且“力荐之当道”。
朝廷派员前来考绩,褒赞其“清操异政,树有贤声”。叶某某奉调京师的消息传开后,南城父老筹集大笔资金送他,他力却拒收。离开南城时,乡民二三千人送行二十里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务清单
活动
作业
见证家乡祠堂传统文化(课堂实践作业);
学生家庭孝廉实践活动(课后实践作业);
进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评价。
家乡
祠堂
传统
文化
活动
评价
(四)拓展作业
1.根据课中展示的“孝廉文化”在家庭进行家风家训实践,做到对长辈说“进门忙问候、出门打招呼、睡前道晚安、分别说再见,谢谢爸爸妈妈”的孝道话;做“就餐要光盘、好吃让弟妹、生活不浪费”的廉洁事等等,然后向老师汇报家长对自己的评价;
2.在父母的带领下,向家乡村民分发《诏安名祠华表村叶氏宗祠“追远堂”调查问卷》,完成实践活动作业。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走进家风家训馆》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