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敏感简介

本文由用户“青山湿一痕”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1-28 08:30:20 举报文档

以下为《人际关系敏感简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社交敏感

概念

儿童社交敏感症是指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持续的或反复出现的恐惧、焦虑情绪或回避行为。儿童社交敏感症如不能及时控制就有可能发展成为社交恐怖症。儿童社交敏感症的发生大多与家庭环境有关。在这类家庭中儿童从幼年起就不断遭受各种不良精神刺激的侵袭或经常受到家庭成员的惊吓或经常被父母打骂这些不良刺激会严重阻碍儿童对正常社会交往的学习,破坏孩子的适应能力,使孩子逐渐形成自卑、敏感、 退缩、逃避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特点很容易遭受社交挫折,而社交挫折又进一步加重了逃避行为,最终形成社交敏感或社交恐怖症状。

综合来说,导致儿童社交敏感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家庭教养不当是造成社交性退缩的主要原因。家庭教育不当造成了封闭性格,特别是孩子幼年时处于相对封闭环境,缺乏与同伴交往的实践而不知如何与人交往。

2.也有的属于气质性社交障碍,生性腼腆、胆小、好独处。

3.有的属于挫折性社交障碍,由于某次社交情境中有不愉快的经历而致。因为寻求自我保护而不愿与人交往。由于社交性退缩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心理问题,使得儿童难于应付各种人际交往而变得自卑和胆怯。

儿童社交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熟者表现出独立、自信,在人与人相处中能扮演大孩子的角色。

核心症状

主要表现形式为:缺乏信心、沙哑、口吃,表述不清;躲避他人的视线;脸面发红发热,躯体紧张、僵硬;分泌大量唾液;小便时有人在排尿困难等。

心理辅导策略

1.首先懂得区分一般关系与亲密关系,要懂得内外有别,既不对一般关系者提过分要求,又不对亲密关系者做一般交往。

2.对人的需要有敏感,并在必要时能以得体方式满足。

3.有共情能力,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4.对人情绪敏感,一般关系与亲密关系的最大区别,是亲密关系需投入更多情感支持,一味索取或奉献都不利于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

家庭教育建议

1、断绝不良刺激,为孩子打造良好家庭及社会交往氛围,让他重新恢复自信、乐观的性格。

2、让孩子独自与陌生人交往。先从身边较为熟悉的环境中的陌生人开始,渐渐向外扩展,让他体会与人交往的乐趣。

3、让孩子明白,与人交往是件自然的事情,并以身作则,在与人交往时,诚恳而自然。

4、如孩子在社会交往中遇到困难和挫折,让他自己去解决。

5、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社会交往经历,鼓励他良好而积极的行为。

案例

其他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幼儿园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
  2. 预防接种情况审核报告单
  3. 部编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4. 学校十一假期安全告知书
  5. 社会工程学“十三个不准”安全防范
  6. 读《捕捉儿童敏感期》心得体会
  7. 特殊教育学考试大纲
  8.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
  9. 6-8岁美术课程教案 已修改
  10. 《学前教育学》复习题.12.16
  11. 《孤独症教学之社交故事》学后感
  12. 儿童平衡滑步车车和儿童自行车的区别
  13. 产品销售业绩表

以上为《人际关系敏感简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