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数学第十单元 总复习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十单元 总复习
,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六部分:万以内的加、减法,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分、秒及千米和吨,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集合”是为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而安排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复习。但要注意在其他单元的复习时恰当渗透练习,了解和掌握其思想方法。
复习时要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便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倍的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等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
)(这是边某某,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1课时 复习万以内的加、减法
教材第109页的相关内容。
1.能正确笔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重点:进一步掌握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学会整理知识。
课件。
师: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第1题第(3)小题)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1.万以内加法的计算。
同学们,先一起看一下第一个问题:飞机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
要求飞机飞行的总路程,我们就要弄清楚飞机飞行的路线。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说一说飞机飞行的路线,然后指名回答。
得出飞机首先从北京飞到广州,然后飞到三亚。
学生反馈:1907+690=2597(千米)
1
9
0
7
+
6
9
0
2
5
9
7
强调:个位某某7+0=7;十位某某0+9=9;百位某某9+6=15, 所以百位某某5;向千位进1,千位某某1+1=2;结果是2597。
2.万以内减法的计算。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多少千米?
明确相比较的对象:一个是从北京飞到广州再飞到三亚,一个是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
(这是边某某,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两者相比,飞机飞行的路程,前者比后者要多多少千米?
教师强调:第一问的结果要作为第二问的条件,必须要保证结果正确,否则第二问无法正确解答。
再让学生在草稿纸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2597-2541=56(千米)
2
5
9
7
-
2
5
4
1
5
6
3.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从北京飞到广州比从广州飞到三亚多多少千米?
解答:1907-690=1217(千米)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提出问题并解答。
4.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在笔算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了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笔算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后再减。如果想知道计算时你做得对不对,可以采用验算或估算的方法进行验证。
1.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四”第5题。
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练习,做完集体订正。
2.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四”第18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计算方法,使大家知道解决这类问题可以用简单推理的思考方法。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是在二年级下学期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厘米)。
4.投影出示教材第113页“练习二十四”第12题。
可先找几名学生说一说题意,如果大家理解题意了,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如果大部分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可以分小组讨论理解题意,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全班交流解答方法。
通过复习,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又有了哪些了解?还有什么问题?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结合第113页第12题,学生动手画从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来求正方形的周长以及剩下图形的周长。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说一说剪下的图形和剩下的图形各是什么,通过剪纸的活动明白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数学第十单元 总复习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