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奥灰水总体防治水思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奥灰水总体防治水思路:
以8#煤底板奥灰水防治为防治水工作中心,实时监测奥灰含水层水位水压数据,拟采取煤层底板隔水层奥灰导水通道探查与治理、奥灰含水层全面注浆改造等技术进行底板水害防治。采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综合探查手段、提前预疏放等进行顶板水害防治。完善矿井主排水系统及工作面临排系统,保证矿井具备一定的抗灾能力。
详细防治技术路线:
1)煤矿的8#煤底板奥灰水害防治总体工作思路,主要根据区域及井田煤层底板隔水层总体厚度发育特征、岩层完整性、底板带压情况、含水层发育情况、含水层的补径排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
2)主要的底板奥灰水害防治对策主要有:底板隔水层导水通道探查与治理、含水层全面注浆改造等;针对奥灰含水层,在相对安全区需要探查底板导水通道,在相对危险区需要开展底板隔水层注浆加固与改造,在危险区需要开展奥灰含水层富水性探查及奥灰注浆改造。
3)针对矿井排水系统提出,完善矿井主排水系统及建设矿井临排系统,确保矿井具备一定的防灾和抗灾能力。
奥灰水防治方针:
基于上述防治水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底板奥灰防治水总体措施可落实到“防、堵、疏、排”四字,具体为:
1)防:对工作面、巷道底板奥灰导水通道预先探查,以地面物探结合井下物探工作,圈定富水异常区,以钻探手段探查与治理。
2)堵:对底板导水裂隙发育部位,重点进行注浆加固。
3)疏:对XX区矿井煤层底板K2含水层富水异常区,采用探放水钻孔进行预疏放。
4)排:建立矿井水文监测系统及主、辅、抢险排水系统,确保矿井排水需要,确保矿井具备一定的防灾抗灾排水能力。
奥灰水害防治技术措施
根据奥灰防治措施的现状,结合XX区水文地质条件、奥灰含水层发育特征、岩溶发育程度和规律以及底板隔水层隔水性能分析等,提出区域奥灰防治水技术措施。
(1)矿井针对奥灰水的防治应建立相应的标准和制度,使奥灰水防治得到良好管理和安排。
(2)在掘进过程中,应坚持“有掘必探”,采用物探及钻探手段进行超前探查。由于煤层底板隔水层厚度薄,小型构造发育,底板在开采扰动下容易被奥灰水突破。通过日常的物探和钻探调查,可能获得更精细打底板隔水层和含水层资料,阻止意外水害发生。
(3)建议XX区水文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矿井水文信息动态变化等情况。
(4)突水系数小于0.06MPa/m且隔水层厚度大于20m的区域,建议矿井在保证日常防治措施外,进行底板构造、垂向导水通道及富水异常区等进行探查和防治,如断层带、陷落柱等。
(5)针对突水系数处于0.06~0.1MPa/m且隔水层厚度大于20m的区域,由于存在一定突水危险,建议矿井通过底板异常带探查,查明煤层底板的可能突水通道,并进行注浆封堵;当隔水层小于20m时,建议矿井采用全面注浆加固的方法,针对奥灰地层进行注浆加固,需考虑注浆层进入奥灰顶部地层的情况。
(6)针对突水系数大于0.1MPa/m的区域,建议直接通过底板注浆改造的方式,将底板隔水层有效厚度增大,防止奥灰水突出;具体改造措施等应进行专项的设计和研究。
(7)针对隔水层厚度小于20m以下时,建议矿井针对奥灰顶界面地层进行专项研究,分析注浆可行性,改造奥灰顶部地层成为隔水层一部分,提高隔水层的隔水性能,防治奥灰水。
防治水配套措施
(1)在工作面底板薄弱带注浆加固完成后,采用井下电法等物探方法对其注浆效果进行验证,根据物探勘查结果对异常区域打孔验证并进行补充注浆。
(2)回采前必须完善排水设施,必须保障工作面透水时有足够的排水能力。确保工作面一旦出水,必须立即启动正常排水。应布设双回路供电电源,安装潜水泵和排水管路。
(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异味等来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
(6)发生透水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突水性质、突水地点、突水量、水源等情况,同时在跟班负责人的带领下立即开启所有排水设备,全力排水并加高水泵、开关等,在支护完好情况下,就地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架,尽可能设法堵住出水点,阻止范围扩大。如果情况危急,水势凶猛无法抢救时,则应有组织的避开压力水头,现场负责人立即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迅速撤离。
(7)调度室接到突水报告后,要立即向矿值班领导、矿有关领导汇报,根据领导指示通知矿山救护队和有关单位进行抢险;并启动本矿水害应急预案。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奥灰水总体防治水思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