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初中化学规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初中化学重要规律总结,赶紧收藏!
一、金某某活动性顺序:
金某某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1.金某某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2.排在氢前面的金某某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某某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3.排在前面的金某某,能把排在后面的金某某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某某跟排在前面的金某某的盐溶液不反应。
4.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某某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二、金某某+酸→盐+H2↑
1.等质量金某某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2.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某某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3.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某某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三、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水银不是银某某;铅笔不是铅是石墨;
纯碱不是碱是盐(碳酸钠);塑钢不是钢是塑料。
四、物质的检验
1.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3.CO32-?或HCO3-的检验
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物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物中CO32-或HCO3-的存在。
4.铵盐(NH4+)
用浓NaOH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五、金某某+盐溶液→新金某某+新盐:
1.金某某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某某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某某变轻。
2.金某某的相对原子质量
以上为《初中化学规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