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翻译讲座学习体会》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学习体会
仅一学期的翻译讲座令我受益匪浅,虽然课程将要结束,但翻译学习之路永无止境。为更好提高翻译能力与学习素养,现从以下五个方面作以总结。
一、单某某与词组的理解翻译
老师在课上重点讲了词汇学习的四个方面,即基础词汇引申活用、核心词汇强化记忆、词根词缀分类学习和生词词义推理。(一)关于一些基础词汇,以往我常关注于词性转化和一词多义,如help既有动词也有名词的用法,spring既有春天又有弹簧的意思。但很少注意到单某某的原始概念,如apple解释为诱惑,shell解释为付钱;此外,还了解了一些根据其形状结构有衍生意思的单某某,如ear(穗)和train(一系列)。通过一些引申活用的例子,我记忆单某某意义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学习与回顾时更能运用丰富的联想来记忆。(二)关于强化记忆核心词汇,我和老师所见略同。在高中背单某某时,我常常手舞足蹈,眉飞色舞,调用一切感官来记忆词汇。此外,我还认为见到新单某某就要立马形成强烈刺激,不管是联想还是很兴奋地朗读,只要第一印象深刻,就不易遗忘。到了大学,我很少像高中一样时常回顾学过的单某某,也没有专项练习来巩固单某某。为了牢牢掌握所学,我将每天新学的表达记在平板上,然后在晚上我会以造句的方式巩固所学并记录在word中以便日后回顾。(三)在看完老师的词根词缀表后,我不禁感叹原来词汇量还能这么扩充。一些原来没注意到词缀的单某某,再学习词根词缀后加深了理解,比如-proof加在名词后解释为防……的,waterproof防水的。
二、句子的分析理解与翻译
老师在讲座中曾提出了一个学习标准,即在大一要翻译好独立的句子。在多堂课上,老师详细分析了诸如定语从句、否定句、同位语从句、主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常见句式结构,对我理解分析句子有很多方面的帮助。(一)在高中时代,我一直把定语从句等同于“的”字前的修饰语,在听了老师的讲授后我醍醐灌顶。将定从合译进主句只适用于简短的句子,如果定语从句较复杂,则需要分译。此外,还要注意定语从句与主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条件、转折、因果等。(二)要注意强调句型与主语从句的差异。在英语中,往往真正的主语that从句较为复杂,需要先翻译出从句这个主语,然后再对其进行补充说明。强调句中要留意被强调的部分,如果这部分内容过多,不妨先翻译句子后面的内容,再强调这一部分。(三)在否定句中,有一些特殊的表达习惯,如部分否定与否定转移。否定词+表肯定的词组多为部分否定,如All is not good和I don’t know both of you这两句。否定转移常见于违反了正常语法和逻辑的表达,如Everybody can’t enjoy pop music这句话表示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流行音乐,与not everyone enjoy相似。
三、中英文的表达习惯差异
(一)英文非常重视形式逻辑, 但也不排斥辩证思维;汉语注重辩证思维,而不太重视形式逻辑。这种思维差异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重形合, 而汉语重意合。 也就是说,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有形的联结手段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 其表现形式严密地受逻辑形式支配, 概念明确, 句子组织严密, 层次井然;而汉语语言表现形式受意念引导, 看上去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 句子松散, 句法功能呈隐含形式 。(二)中文极少会用被动语态,而其多见于英文。在翻译时,可将其转化为汉语的主动语态,或者译为是……做的。此外,在被动句中,英文常让行为发出者“消失”以更显客观,比如“人们相信…”相当于It's believed that,而中文多用“我们”“人们”等词让读者感同身受。(三)英语中只要有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示,但都是主题的隐形再现,不可偏离。一旦抓住主题,便如有了指南针,不会在繁多的篇章海洋中迷失方向。(二)此外,找到每段的主旨句也至关重要。对于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出现在第一段或在其与第二段的交界处。而每段的主旨句则需要按照一定原则来找寻,如有表转折、因果,强调特征的句子,或者是有表达观点、立场,结论的句子。只有明确了段落主旨句,才能准确理解作者意图。(三)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住整篇文章的框架与思路,看穿套路,才能得心应手。常见的思路有:描述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办法;提出观点,讨论观点,归纳观点。此外,在对比类文章中一定要注意关注作者是否把要对比的两类事物置于同等的地位。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翻译讲座学习体会》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