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概念

本文由用户“春寒秋诉”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6-16 15:18:36 举报文档

以下为《表现性评价概念》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的概念

1.为什么提出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建立在对传统的学业成就测验的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者认为传统的测验不能有效测量学生的高水平思维技能,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抹杀学生的创造性。

2.什么是表现性评价

我们先来看两个有代表性的定义。

(1)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

(2)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The U.S.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1992)将表现性评价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两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表现性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能做什么”;不仅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不仅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评价其在模拟真实或完全真实的情境下的表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分解为可观察的具体行为,制订评价这些行为优劣的标准。

2.设计表现性任务

表现性任务是与表现性评价紧密联系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的表现性任务就是在表现性评价过程中,评价者要求学生完成的具体任务。因此,能否设计出适当的表现性任务是保证表现性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的基本前提。设计表现性任务,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1)适当选择表现性任务的类型

在学校教学情境下,常用的表现性评价任务主要有六种类型:结构性表现任务、口头表述、模拟表现任务、做实验或调查、创作作品、完成研究项目等。在实际教育评价活动中,到底选择哪一种或哪几种表现性任务,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境的特征来决定。一般来讲,教师选择表现性任务的类型除了需要考虑所要评价的内容的特质以外,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时间、空间与设备条件的限制。

下图中所列举的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水平而选择的表现性任务的形式(种类)以及设计出来的具体的表现性任务。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表现性评价概念》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