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沂蒙红嫂张某某用一生诠释沂蒙精神》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沂蒙红嫂张某某用一生诠释沂蒙精神
张某某是“沂蒙母亲”王某某的儿媳,“沂蒙新红嫂”于某某的母亲,她和婆婆一起创办了战时托儿所,抚养了40多名革命后代。她一生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爱党拥军,体现着沂蒙红嫂的大爱大义。就在弥留之际,她还叮嘱家人把自己的3600元老党员补助作为党费交给组织,去世时手心里紧紧攥着的是她最喜欢的那枚党徽。张某某同志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是沂蒙精神的忠实践行者、传承者,我们要向张某某同志学习,在新时代不断传承发扬沂蒙精神。
舍小家为大家
“娘(张某某)像大鸟喂小鸟一样,把饭放在嘴里嚼碎了,一口一口把我们这些孩子养大。”曾经受到张某某抚养的罗荣桓元帅之子罗东进回忆说。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等先后进驻张某某***东辛庄某某,罗荣桓、徐某某等曾某某在这里战斗、工作和生活。张某某和婆婆王某某看到部队、机关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整天忙于工作,他们的子女以及一些烈士子女无人照料,就主动把这些孩子安排到自己家或附近可靠农户家抚养,逐步发展成战时托儿所。
为了保护好这些孩子,张某某和家人在村后岭挖了一个大地瓜窖。鬼子“扫荡”时,她就把孩子藏在地瓜窖里。山村穷,没有好东西滋补孩子,张某某就挨村挨户打听谁家刚生了孩子,动员人家帮着喂养部队的孩子。
当时,张某某的女儿也刚刚出生,为了养好革命后代,她把奶水让给那些年龄小、体质差的革命后代,让自己的孩子吃糊糊汤某某。看到自己的孩子饿得一直哭,张某某也心疼,但她更舍不得那些父母投身抗日没人照顾的孩子们受苦。
就这样,3年时间里,张某某给部队抚养的孩子一个都没少,她自己的两个孩子却因营养不良不幸夭折。
张某某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这80年,张某某的初心一直未变,她用一生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本色。张某某临终前,让女儿于某某找来了她一直惦记着的一个首饰盒,在那首饰盒里是老人收藏的三枚熠熠生辉的党徽。
“很久以前母亲就很兴奋地跟我说过一次,说她有一枚党徽。看她喜欢党徽,我又送给她一枚,别人也送了一枚。”于某某说。
老人弥留之际,一直将她最喜欢的那枚党徽紧紧攥在手心,浅昏迷时反复念叨一句话:我是党员.....
誓言铮铮,党徽闪闪,张某某用一生诠释了爱党拥军的红嫂情怀。
1942年10月的一天,风雨交加,敌人却没有撤退,八路军伤病员住在山洞里,穿着单衣,没有饭吃。张某某决定去山洞给八路军送衣服和粮食。为防止鬼子发现,张某某把8件衣服穿在身上,带了些煎饼就上了山。到了山洞,她看见一位同志就脱一件衣服给他,再塞过去一张煎饼,到最后,身上只剩下一件贴身衣服。回到家时,她全身已被雨水淋透。此后,张某某全家冒着生命危险,又掩护和救治了百余名八路军伤病员和抗日干部。
在抗战最艰苦的1940年到1943年期间,张某某担任两个村的妇救会会长,负责13个村的抗日宣传和发展党员工作,先后发展了20多名党员。她从不向组织提出过分要求,对于组织每个月发放的补贴,她常常感到不安,只要身体允许,就做军鞋、纳鞋垫,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用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
在生病住院的时候,张某某一直惦记着放在家里的一个首饰盒,便让女儿于某某给带过去。找到这个首饰盒之后,于某某发现里面并不是老人戴过的首饰或钱财,而是收藏的党徽。在弥留之际,老人还一直将最喜欢的那枚党徽紧紧攥在手心,反复念叨一句话:我是党员……
传承红嫂情怀
“俺是俺婆婆领上爱党拥军路的”。张某某的婆婆王某某是大型电视连续剧《沂蒙》中女主角于宝珍的原型。在抗曰战争时期,王某某家是山东著名的抗日堡垒户,是中共山东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垫5000多双,做红嫂事迹报告200多场。从2011年开始,于某某到红嫂纪念馆当起了义务讲解员,累计讲解1000多场。
张某某的外孙女高洁也经常到红嫂纪念馆做义务讲解员。她说:“姥姥是沂蒙精神的践行者、传承者,作为后人,我们要把红嫂接力棒传承下去,让沂蒙精神熠熠生辉。”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XX时表示,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XX精神、XX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张某某用自己的一生传承着红嫂情怀,诠释着沂蒙精神。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沂蒙红嫂张某某用一生诠释沂蒙精神》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