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10 古诗三首【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围绕“理想和信念”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四篇课文。《古诗三首》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表达了诗人们的抱负和志向;《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作者的回忆,描写了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牺牲的经过;《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同志所写的一篇演讲稿;《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讲述了战斗英雄董存瑞舍身炸掉暗堡的经过。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
2
1.会写28个字,会写3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和《为人民服务》的第2~3自然段。默写《竹石》。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受到革命文化教育。
4.能借助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十六年前的回忆
2
为人民服务
2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1
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
机动
1.运用学过的方法读“阅读材料”,并以小组互动的形式交流阅读方法与阅读感受。
2.搜集并交流红色诗词,制作小诗集。
3.继承光荣传统,创造美好未来,写一写自己的心愿。
语文园地
2
1.能围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展开交流,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能联系读过的古诗,了解哪些事物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3.体会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4.朗读并背诵一组有劝勉意义的俗语。
10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读准“劲”字的读音,会写“络、锤”等4个字,默写《竹石》。
2.结合注释、查阅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诗人所咏事物背后抒发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策略
1.指导朗读
古诗大多讲究押韵,这一特点体现在朗读上就表现为朗朗上口,有鲜明的节奏感且韵味十足。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有了前面的朗读、感悟的铺垫,后面的背诵自然水到渠成。
2.借助注释
为了体现“诗意的古诗”,在设计中,我力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必要的理解。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弄清字词意思,再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体验中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同步解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马某某》
?课时目标
1.学习《马某某》,会写“络”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古诗;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3.以《马某某》为例,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积累成语,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的文学积累都很丰富,老师这里有几个成语填空,你们敢挑战一下吗?
2.课件出示成语填空题。
课件出示:
你会填吗?
一( )当先 ( )到成功 老( )识途
千军万( ) 万( )奔腾 快( )加鞭
3.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这些成语都和“马”有关)
4.在古代,马不仅是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还是人类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马的诗,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读课题。(板书课题:马某某)
【设计意图】选择与“马”相关的成语,用成语填空的形式导入,既紧扣诗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二 初读古诗,读好节奏
1.学生自由读《马某某》,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相机正音。注意以下字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感受诗意美和竹子不屈不挠的品质,理解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的运用。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完成同步解析课时作业。(ABC)
完成作业本必做题。(ABC)
完成作业本选做题。(A必做,BC选做。)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中,朗读尤其重要,我力求给予充分的时间,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会学生学习,比教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这三首古诗都是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因此,我采用学习方法指导和迁移训练的方式来带领学生学习古诗。 由扶到放,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读、品、悟、背的“学诗四字法”,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石某某》和《竹石》。可以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0 古诗三首【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