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案例分析

本文由用户“xinhun23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12-29 18:27:12 举报文档

以下为《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案例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学生案例分析

一、案例叙述

学校学生辛某某,男,13岁,汉族,七年级3班。出生于一个特殊的家庭,在孩子5岁时父母离婚,此后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而他的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渴望一份爱,所以在校的各种表现都和其他同学不太一样,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刻意寻求关注度,做出许多异于常人的举动。

通过观察与了解,我发现他上课时爱做小动作,主要是为了引起老师对他的关注。有时候故意呐喊,也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关注而产生一定的满足感。有时候上课一个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课外书,自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老师们上课时,只要他不做小动作,能安心看课外书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也就任其发展,可是时间一长,这也是个问题,在学习等方面越来越落后于同学。作为老师,只有给予他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他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二、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最主要的外因是他没有母亲,父亲又不太管他,爷爷奶奶缺乏正确的引导,因此导致他形成了种种恶习,对学习也不感兴趣。

(一)心理原因

1.有畏惧心理

对身边的学生及不熟悉的代课老师表现出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机会。

(三)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加强与同伴之间的社会性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孩子自身的一些良好的个性品质,也帮他建立与同伴的友谊。从而改变自私与霸道的坏习惯。

(四)适当进行谈心教育。找合适时间跟其谈心,指出哪一节课他没有认真听课,使他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明白老师对他的关心,使他不再走神。这样的处理方法,不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又不伤害这些问题学生的自尊,让学生能以情绪良好的重新介入健康的教学活动中。

四、效果分析

通过深入了解和辅导,让我感触很深,其实这个孩子原本是一个善良懂事的孩子,只是因为家庭特殊情况,孩子在内心深处有着对生活的失望和抵触情绪,因为他希望向其他孩子一样得到父母的爱,但事实并非如此,他缺少这份爱,而平时和他接触最多的人是老师和同学,所以孩子用各种怪异的行为方式,引起老师和同学对他的注意,从而感受到大家对他的关注。

我和老师们对他进行耐心谈心和辅导、教育,班级同学们热情帮助他,同桌经常鼓励他,使他感受到来自同学间友情的温暖,他找回了属于他自己在班级的存在感,归属感。

该学生页逐渐改掉了不良习惯,增强了自信,同时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稳步提高。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案例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