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
目录
一、防控原则
二、适用范围
三、疾病的基本知识
(一)病原学特点
(二)流行病学特点
(三)临床表现
四、开学前
(一)人员职责
1.园长
2.幼儿园员工
3.幼儿家长
(二)场所管理
1.保健室/卫生室
2.临时隔离场所
3.园内公共场所
4.活动室、睡眠室、办公室、专用教室
5卫生间
6.食堂
五、开学后
(一)人员职责
1.园长
2.幼儿园员工
(二)场所管理
1.园内公共场所
2.活动室、睡眠室、办公室、专用教室
3.卫生间
4.食堂
(三)家长防护要点
附录
附录1幼儿园疫情防控期间值班人员工作要求(样例)
附录2幼儿园值班工作任务(样例)
附录3幼儿园每日值班情况记录表(样例)
附录4幼儿园防控疫情值班室 /办公室消毒表(样例)
附录5来访人员登记表(样例)
附录6来园人员登记表(样例)
附录7幼儿园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预案(样例)
附录8幼儿园疫情期间环境及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简表
附录9幼儿法定监护人健康安全责任书(样例)
一、防控原则
(一)总体原则
科学防治、依法管理、健康第一,严格管控、保障先行,压实责任、措施到位,家园联防园医联控。
(二)工作要求
树立信心、全员参与,责任到岗、落实到人,加强教育、主动防疫,清洁环境、个人防护。
(三)重点工作
根据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突出重点环节和重点工作。
开学前:健全管理制度、掌握人员情况、实施全员培训、落实园区卫生、配备必要保障。
开学时:流程管理、专人负责、协调联控。
开学后:贯彻长效机制、动态调整、身心兼顾、巩固实效。
重点做好完善园区公共卫生各项制度,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各项机制,实施全员培训,强化园长、教职员工和幼儿健康教育,加强幼儿园卫生专业队伍建设,改善幼儿园卫生工作基础设施和物资储备等工作。推行七步洗手法的健康策略,做好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洁,***的预防性消毒,减少活动范围,出门戴口罩,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等工作。
二、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各幼儿园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其他学龄前儿童托育、培训机构可参照执行。
三、疾病的基本知识
(一)病原学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该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 (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2020年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进行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MERS-CoV)都属于β属冠状病毒。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 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二)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目前认为,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潜伏期: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人从感染到发病,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
(三)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型病例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表现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儿童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精神弱、呼吸急促。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从目前收治的病例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四、开学前
(一)人员职责
成立幼儿园防疫指挥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幼儿园疫情防控部署工作台账。
1.园长 园长为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分解、任务落实和督促检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方案与制度建设,确保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好值班值守安排,保障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值班要求和表格见附录1~附录6)。
(1)制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工作流程、信息上报流程、家长沟通机制、应急预案(见附录7)等,明确制度,责任到人,并进行培训。
(2)每天了解教职员工及幼儿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与“零报告"制度,每天根据防控要求向主管部门汇报具体情况。
(3)做好防控工作的相关物资储备,准备充足的洗手液、免洗手消毒液、口罩、手套、消毒剂、体温计、呕吐包、紫外线消毒灯等。
(4)设立临时隔离场所, 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情况时立即进行隔离使用。
幼儿园防疫指挥领导小组架构图
2.幼儿园员工
(1)卫生保健人员:做好卫生保健工作,配合相关机构完成开学前防疫知识培训,尤其是咳嗽礼仪的培训。做好上班人员健康监测,确保人员健康方可上岗,建立员工健康监测档案。
(2)教师
1)做好幼儿每8健康状况统计,做到“日报告”与“零报告”。
2)与幼儿及家长密切沟通,指导做好居家防疫,做好幼儿心理关怀,提醒做好开学前准备。
3)做好开学保教工作准备。
(3)保安
1)掌握疫情防护要点,做好自身防护。
2)执行幼儿园安全管理要求,做好入园教职员工查验登记、体温监测等(表1)。外来人员原则上不得进入,对于来园检查工作的相关部门人员,保安按“一问、二报、三消、四测温、五登记”后,再准入。
(4)后勤人员
1)做好物资配备、垃圾处理等。配备如口罩、手套、洗手液、消毒剂、体温计、移动紫外线消毒灯、呕吐包及分类的垃圾桶等物资。
2)做好食堂备餐准备。严格规范食堂人员的相关操作,做到认真洗手,按照食品要求规范操作。做好分餐准备、餐车消毒、封闭管理。教师实行分餐、错峰发放、餐盒贴名字等。
3)做好开学前消毒培训,对公共环境进行全面消毒(表2),严格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和废弃口罩的处理,日产日清。
3.幼儿家长
(1)记录幼儿14天体温,开学提交幼儿园保健室。
(2)家长根据表格内容判断幼儿可否入园(表3)。
(二)场所管理
1.保健室/卫生室 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配备晨检和日间健康检查的器械,包括体温计、儿童观察床、手电筒等;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或其他空气消毒装置等消毒药械;贮备口罩、医用手套、防护服等防护用品。
2.临时隔离场所 设置相对独立的隔离空间,并远离教室、食堂以及儿童活动区,保持采光、通风良好,配有儿童观察床、流动水洗手设施等,最好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要设立提醒标识,避免其他人员误入。
3.园内公共场所 做好园内公共场所的预防性消毒工作,每天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保洁员对幼儿园公共区域、户外大型玩具、楼道、楼梯、卫生间、电梯轿厢及按钮、门把手等进行消毒,其中电梯按钮、入口处和入口处的门把手为重点消毒部位,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清
洁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净(见附录8)。持续、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学前一天,幼儿园应全面检查防疫工作部署的到位情况,再次进行园区环境消毒,做好开学准备。
4.活动室、睡眠室、办公室、专用教室
(1)提前做好杀菌消毒和通风换气等工作。
(2)使用含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对室内家具、毛巾格、水杯格、床、玩具架、玩具收纳筐以及幼儿能触摸到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采用清一消一清的程序进行,即第一遍用清水擦拭,第二遍消毒,作用30分钟后,第三遍再用清水擦拭。
(3)幼儿玩具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1次,放在通风处晾干;班级图书阳光下暴晒4小时消毒。
(4)用含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对教室门框、门把手、水龙头、地面等进行擦拭消毒。
5.卫生间
(1)要核实盥洗间等区域的水龙头数量,确保满足需求;在园内各公共卫生间配备充足的洗手液,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正确洗手图示”,宣传指引幼儿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2)用含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对水龙头、厕所门、垃圾桶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3)小便池、厕坑用含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进行卫生消毒,并保持盥洗室无污垢、无臭味,保持地面整洁干燥。
6.食堂
(1)做好食堂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监管工作。
(2) 做好炊具及幼儿餐饮具和毛巾的消毒,为开学做准备。
五、开学后
(一)人员职责
1.园长 做好开学工作安排方案,包括人员安排、制度建设、家长工作等内容。提前安排相关人员做好健康情况排查,了解每一名教师和幼儿的健康情况,如是否有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是否有疫情高风险地区或有病例报告社区旅居史和接触史,要逐一做好登记。所
有外出的教师和幼儿,返回居住地后应居家隔离14天,健康者方可入园。如幼儿有身体不舒服,如咳嗽、低热等情况,一定在家观察,不能送进幼儿园。明晰入园、离园的安排与要求。
第一,制订应急预案,并做好相关演习,确保相关人员明晰流程与职责。
第二,与幼儿法定监护人签订“健康安全责任书”(见附录9)。
第三,各班级错峰、错时入园和离园,防止人员聚集。
第四,家长不送孩子进入班级,有条件的不进入幼儿园大门,经卫生保健人员进行晨检,晨检时工作人员要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晨检合格后,家长在指定位置将幼儿交给班级教师,班级教师再带进班;下午离园时,可分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点,由家长在大门口接回孩子。
第五,家长送幼儿入园和离园时,人群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间距1米以上),避免人多聚集和交叉感染。
第六,建议幼儿园建立长期幼儿园内接送制度,可以有效杜绝安全隐患,并能帮助幼儿养成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
第七,幼儿园开园后不宜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2.幼儿园员工
(1)卫生保健人员
1)负责组织和指导每天晨检、午检,增加晚检,汇总每天信息,及时上报。同时给每个班级配备体温计,如有条件,配备手持式测温枪。
2)每天增加班级巡视,上午、下午至少各1次。
3)做好幼儿疫情信息登记,对有疫情高风险地区或有病例报告社区旅居史的幼儿,严格落实隔离14天的要求,观察期满之后方能入园,入园时要严格进行健康监测。
4)做好幼儿因病缺勤的管理和登记,督促班级教师落实因病缺勤的追访工作,及时汇总各班信息,按时上报。
5)发现疑似症状的幼儿,应立即与班级教师核实并至临时隔离场所隔离,及时通知家长带幼儿就诊,并做好个人防护。
(2)教师
1)提前到岗,按照要求做好消毒工作,并指导家长将幼儿被褥和其他物品放在指定地点。
2)做好开学第一课。首先,请幼儿结合疫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可采用自由表达、悄悄话方式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尽量鼓励幼儿表达内心的感受;其次,在了解幼儿想法与需求的基础上,重点表扬幼儿疫情防控期间在家的表现,从让幼儿感恩战胜病毒的人,学会爱护身边的人、爱护动物等方面进行开学第一课教育;最后,关注班级内每一个幼儿的情绪状态和心理感受,充分尊重幼儿来园的感受,并根据幼儿的感受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
3)采用手持式测温枪,在班级内进行午检和晚检。若发现幼儿有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呕吐等,要及时送到临时隔离场所,并做好该班幼儿与其他班级幼儿的隔离。
4)做好幼儿入园过渡。重点做好幼儿分离焦虑的疏导,帮助幼儿尽快适应日常生活规则,尤其注意多洗手等卫生习惯的引导和教育,教育幼儿学会七步洗手法和咳嗽礼仪,即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衣
服掩住口鼻,不对着他人咳嗽。
教育幼儿在以下情况都要洗手:入园后或从户外进入室内后、进食前、如厕前后、接触眼鼻口前、接触污渍后、擤鼻涕后、咳嗽或打喷嚏后、佩戴和摘脱口罩前后、接触高频次公共物品(电梯按钮、扶手等)后、接触动物后、感觉手脏时等。
5)加强因病缺勤幼儿的管理。请家长说明详细情况,问清病因、症状,每天跟踪幼儿健康情况,及时向卫生保健人员.上报。
(3)食堂工作人员
1)应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每天早晚测量食堂全体人员体温并做好登记。
2)严格按照食品操作规范操作,工作全程佩戴口罩。餐前便后、接触垃圾后认真洗手。
3)严把食品安全关:不同类型的食品原料要分开储存、分开加工,烹饪过程要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厨房,接货人戴口罩、手套并保持一定距离在食堂外验收。
4)餐具消毒:幼儿餐具和职工餐具严格按照要求消毒。如遇到发生个别幼儿或职工发热情况,要将其餐具进行单独消毒。餐具用品须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进行高温消毒。热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消毒、红外线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作用10~20分钟;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在120℃,作用15~20分钟;洗碗机消毒一般控制水温在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5)送餐要求:送餐餐车封闭管理,认真消毒,防止接触污染物。
(4)保安
1)加强幼儿园出入管理,把严园门关, 谢绝一切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卫生防疫等工作无关的外来人员进入园区。
2)建立入园体温检测制度,填写健康卡。***有人员,均需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入园。
(5)后勤管理人员
1)做好后勤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管理,建立档案,记录每天体温,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确保健康才能上岗工作。
2)开学期间,后勤人员在工作时,全程佩戴口罩,尤其针对在食堂、宿舍等场所的工作人员。
3)做好防控物资的发放,确保防控物资发放到位。
4)注意加强对食堂、卫生间以及宿舍等场所的整体消毒,加强消毒的密度和范围。
5)设立专门的垃圾分类管理员,加强垃圾的分类管理,日产日清,注意废弃口罩应按有害垃圾处理。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使用含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6)加强宿舍管理:从开学当天起要求住宿人员不串宿舍、不外出;统一采购生活用品,保障宿舍人员日常生活,做好宿舍人员心理疏导。
(二)场所管理
1.园内公共场所 由保洁员对幼儿园公共区域、户外大型玩具、楼道、楼梯及扶手、卫生间、电梯轿厢及按钮、门把手等进行消毒,其中电梯按钮、入口处和入口处的门把手为重点消毒部位,应增加消毒的频次。对院落进行喷洒消毒,做好灭鼠、灭蝇、灭蚊、灭蟑螂工作。根据需要,放置有害垃圾桶,用于投放废弃口罩、电梯轿厢内擦拭按钮的废弃纸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桶内的垃圾,应日产日清,并做好消毒记录。
2.活动室、睡眠室、办公室、专用教室
(1)每天早、中、晚3次对活动室和睡眠室进行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30分钟,开窗通风时做好班级内幼儿的保暖。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较好的条件下,应采取持续开窗通风的方式。
(2)每天使用含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对室内家具、毛巾格、水杯格、床、玩具架、玩具收纳筐以及幼儿能触摸到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严格采用清—消—清的程序开展,防止消毒液对幼儿稚嫩皮肤的伤害。
(3)幼儿玩具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1次,放在通风处晾干,每天1次;班级图书每天中午阳光下暴晒4小时消毒,电子玩具应每天用75%乙醇擦拭外表面。
(4)每天使用含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对地面、教室门框、门把手、水龙头进行擦拭消毒。
3.卫生间
(1)用消毒液对水龙头、厕所门、垃圾桶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2)小便池、厕坑用含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儿童马桶每天用消毒剂擦拭马桶座板和按钮,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并保持盟洗室无污垢、无臭味,保持地面整洁干燥。
4.食堂
(1)餐具消毒:幼儿餐饮具和职工餐具严格按照要求消毒。如遇到发生个别幼儿或职工发热情况,要将其餐具进行单独消毒。
(2)送餐要求: 送餐餐车封闭管理,认真消毒,防止接触污染物。
(3)食堂地面消毒:用含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进行消毒。
(4)饮水卫生要求: 饮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如果饮用水为开水,应每天清洗、消毒开水桶和水龙头。直饮水水质检验合格后才能饮用。
(三)家长防护要点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证睡眠、不熬夜,陪孩子一起做游戏等。
2.勤洗手,掌握七步洗手法。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养成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衣服掩住口鼻,不对着他人咳嗽,掌握咳嗽礼仪。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4.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5.平衡膳食,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提醒幼儿多喝水,多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及时补充水分,不宜喝含糖饮料。
6.少外出,外出戴口罩。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外出,要佩戴口罩。暂不带幼儿去动物园之类的场所,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7.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到医院就诊。
附 录
附录1 幼儿园疫情防控期间值班人员工作要求(样例)
1.幼儿园防控值班小组应认真履行值班要求。
2.值班人员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私家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3.值班人员自觉接受体温测量,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园内。
4.值班人员值班时,门卫值班人员在一层大厅值守,其他行政值班人员在各自办公室办公,做到不串办公室,工作交流应通过网络或电话等形式,避免交叉感染。
5.为避免交叉感染,值班人员自备午餐或统一分发午餐。
6.值班人员尽量减少纸质文件的传递,必要时,传递纸质文件前后要洗手并佩戴口罩。
7.值班人员要保持办公区域环境清洁,做到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应做到勤洗手、多饮水。后勤给每个办公室配备消毒盆、消毒片/消毒剂、免洗手消毒液、橡胶手套、消毒布、刻度杯等。各值班人员按卫生保健要求做好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
8.值班人员每天应对办公室电话擦拭消毒。
9.疫情期间,摘戴口罩前后应及时做好手部卫生,废弃口罩按要求统一放入有专用标识的垃圾桶内,并按照消毒要求进行消毒。
附录2幼儿园值班 工作任务(样例)
为做好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关于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通知》,考虑到幼儿园的工作实际,防控疫情期间,每天安排2人值班,具体流程如下:
一、值班时间
周一至周五: 上午8:30~12:00 下午 13:30~17:00
二、值班地点
1.带班领导在其办公室值守。
2.工作人员在值班室值守。
三、值班防护
1.自我防护
(1)用免洗手消毒液消毒。
(2)上岗前应自测体温,发热者不得上岗,并上报领导调换他人。
2.岗前准备
(1)值班人员应准备防疫物资:体温计、免洗手消毒液、消毒片/消毒剂、一次性橡皮手套、消毒盆、消毒布、洗手液。
(2)应对值班室、办公室、 值班人员所在楼道进行通风。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闭管理,外人不得入内。
4.指导后勤人员对全园公共场所进行加强消毒。
(七)信息员职责
1.做好个人防护。
2.收集整理突发疫情处理全过程的资料。
(八)纪检干部职责
监督防控专班工作开展情况及报备程序是否正确。
(九)各班班长职责
1.加强对班级幼儿的护理,按照工作流程做好班级环境消毒。
2.发现幼儿情绪或者面色不正常,及时进行体温测试,连续两次发热立刻向保健医报告。
3.经保健医确认后,启动班级突发应急预案。在保健医和保教主任指导下开展消毒、测温、与班级其他家长沟通、安抚幼儿等工作。
三、后续工作
(一)防控专班
1.主动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沟通,为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2.撰写详细经过报告,上报上级教育、卫生相关部门。
3.做好家长、社会舆情工作。
(二)保健室
1.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等疫情防控工作。
2.做好患者的追踪工作,及时了解病情的发展。
(三)班级
1.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求做好相关接触者的隔离工作,对没有症状者进行居家隔离观察,观察期内不得外出。
2.每天进行班级幼儿及教师体温监测,并进行记录。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