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诫子书》同步检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5 《诫子书》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4分)
淡泊( ) 淫慢( ) 穷庐( ) 夫君子之行( )
枯落( ) 治性( ) 险躁( ) 将复何及( )
答案:bó yín lú fú luò zhì zào jiXXXXXng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C )(2分)
A.非学/无以广才 B.非淡泊/无以明志 C.夫学/须静也 D.淫慢/则不能励精
解析: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夫/学/须静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2分)
A.年与时某某 意与日去 B.将复何及 白雪纷纷何某某
C.静以修身 可以为师矣 D.君子之行 下车引之
解析:A项,“与”的意思都是“随着”;B项,“何”的意思分别是“怎么”“什么”;C项,“以”的意思分别是“连词,来,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凭借”;D项,“之”的意思分别是“的”“代词,指元方”。
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D )(2分)
A.静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B.将复何及(来得及)
C.年与时某某(疾行,指迅速逝去) D.险躁则不能治性(危险)
解析:“险”解释为“轻薄”。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B )(2分)
A. 非宁静无以致远 B. 险躁则不能治性 C. 非学无以广才 D. 非淡泊无以明志
6.下列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D )(2分)
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点明了文章的论点,这句话的核心是“静”,“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B.作者认为修身要“静”,“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指出“险躁”对于修身的危害,二者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C.“年与时某某,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否则老去了只能悲叹岁月蹉跎。
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句式整齐,运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强调“淡泊宁静”的重要性,那就是清心寡欲、避世退隐。
解析:“淡泊宁静”是指摒弃名利的束缚,并非消极避世,而是要志在修身,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志向,实现远大的目标。
7.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2分)
A.家慈是旧时对别人称自己母亲的谦辞。旧俗有“严父慈母”之说,故有此称。
B.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人们把这种竹片称为简。
C.诗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盛况。
D.现代所说的书信,古代通称为“书”,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就是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即家信。
解析:C项,“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描写的是元宵节的盛况。
8.填空。(8分)
(1)《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 ___。(2)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阐释过度享乐和浮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2)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某某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等,围绕衣食住行等方面来谈如何培养“俭”的习惯。
[参考译文]
[乙] 世家子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奢”“傲”两字。并不是(经历)锦衣玉食后才称作奢,只要整日里皮袍呢褂随手可得,舆马仆从习以为常,这样就会一天天地变得奢侈起来。见到乡下人就嘲笑他们粗俗鄙陋,见到雇工就神气傲慢,这样就会一天天地习惯骄傲了。京城官宦子弟之所以变坏,没有不是因为“奢”“傲”二字的。初五晚上,又收到弟弟的信,我恐怕弟弟焦虑、急躁。我前几年之所以败坏松弛,也是因为焦虑、急躁。一旦焦虑、急躁,(人的)心情就会不好,办事就不能妥善。弟弟你应该平心静气。你一定要与弟弟们戒除这种毛病,一定要记住!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诫子书》同步检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