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 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课 题
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教 材
《职业道德与法律》(修订版)
对应章节
第十二课第三框题
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要求学生通过QQ群或者微朋友圈邀请好友探讨“当下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危害”;
2.上网查阅熟悉有关环保的政策及法律法规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PPT展示各小组的调研成果
教学理念与目的
1.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团队合作,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2.注重教学服务学生发展,教学环节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同时引导学生自我剖析;
3.开展活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活动。
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年龄尚小,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认知能力有限,虽然部分同学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是对于相关的法律和环保原则不太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把环保意识落实为行动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意义重大。
教学目标
认知
1.了解和感受生态环境的恶化现象;
2.了解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有关法律规定,使学生知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
观念
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运用
1.运用环境知识,践行保护环境责任;
2.收集环境保护资料,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
树立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保护生态
教学难点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教 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学 法
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活动与评价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布置前
置作业
1.日常生活存在哪些环境资源问题?
2.环境资源问题带来的危害。
1. 通过教学资源库平台和微信群,布置前置作业,引导学生使用信息化手段做调查探究学习。
2.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库平台, 上传相关案例与微课视频,以供学生提前预习,熟悉相关内容。
1.学生通过微信探讨“当下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危害”;
2.上网熟悉有关环境资源的各种法律及政策;
3. 通过校内资源库平台,让学生自行观看相关的微课教学视频和相关案例。
4.以小组为单位,整合各自的调研成果,并以PPT展示。
1.学生可以了解当下社会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其危害,引发学生思考;
2.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新课
导入
(4分钟)
1. 我国为经济济发展而付出的代价。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
1.播放视频《一分钟雾霾》
2.提出疑问:居民为经济的发展付出了什么代价?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
1.看视频,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情况。
2.思考问题
3.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
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反思我们国家因经济发展而付出的代价,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三、研习
新课
(31分钟)
(一)知识解析(14分钟):
1.环境和环境资源的含义
2.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难点)
1.讲解环境和环境资源的含义,奠定知识基础。
2.组织小组展示成果(环境资源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3.通过微课教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让学生了解我国是如何在法律上保障这一基本国策落到实处。
1.在教师指导下展示各自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3.同学之间提出意见和建议。
回归现实生活,实现运用目标,突破教学重点。
四、课堂
小结
(3分钟)
1.回顾课本重难点内容;
2.“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报告
1.和学生一起总结知识要点和感悟;
2.了解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理念。
1.和老师一起总结知识要点;
2.诵读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理念。
对新授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五、课后
作业
(1分钟)
联系个人实际,谈谈如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布置课后作业。
认真完成作业。
学生通过实践性作业,分层次巩固知识,提高认识。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 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