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历史选调进城考试初中历史模拟卷(一)

本文由用户“mianfeizuce”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8-21 04:40:43 举报文档

以下为《**_*历史选调进城考试初中历史模拟卷(一)》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1年**_*选调进城考试

初中历史模拟卷(一)

命题单位: 大唐飞歌教育教研中心

1.在作答前,请考生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在试卷和《学科专业知识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写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代码,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准确填涂准考证号码和科目代码。

2.本试卷满分100分,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题,第二部分为主观题。

3.本试卷客观题部分共55道题,计65分,试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填涂,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4.本试卷主观题部分共两道大题,计35分。作答时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草稿纸上或答题卡的非指定区域作答一律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监考老师,严禁携带试卷和答题卡出考场。

6.严禁折叠答题卡。

7.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45小题)

1.《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

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向崩溃

D.诸侯国弃国逃跑井田制崩溃

2.考古发掘的**_*载:秦某某的刑罚不下20种,“法令由一统,事皆决于法,以刑杀为威”。另外《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秦朝末年,帝国政府在七十万刑徒中遴选数十万人为基本构成,再加上官府奴隶的子弟,组建了一支精锐大军,这数十万刑徒军的战力非凡,以至于被项羽集团视为纯正的秦某某。材料反映了(  )

A.秦某某法律残酷、暴虐,加剧了阶级矛盾

B.秦某某法律细密,既管得宽又管得严

C.秦某某是犯罪成本极高而立功效益极大的社会

D.秦法使秦国持续奋发并稳定强大

3.唐朝中后期,XX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其主要原因有(  )

①地处大XX和长江交汇点,南北交通便利 ②中外客商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

③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各业繁盛 ④政治、经济地位超过安.长、XX。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宋朝史料记载:“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人十六户主之。”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交子出现于四川地区

B.交子携带更方便

C.铁钱携带不方便

D.交子出现导致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5.如表是我国古代在某地区设立的机构或官职,此处是(  )

时期

机构或官职



西汉

西域都护



唐朝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元朝

北庭都元帅府



清朝

伊犁将军



A.西藏 B.蒙古 C.某地 D.云南

6.XX,古称金陵,六朝古都。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中国的历史从这里转弯。***国社会性质的转变,还目睹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关于这场农民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开始的标志是XX建制

B.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天京陷落

C.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天京事变

D.运动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7.“这次起义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还开创了中国农民战争不少先例……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材料中的“这次起义”(  )

A.正式开始于1843年

B.实施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天朝田亩制度》

C.期间取得了北伐与西征的胜利,军事上进入全盛

D.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8.陈某某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A.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B.传播西方先进制度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D.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9.日本在条约中获得了在华设厂的权利,这使帝国主义国家可以在中国从事生产,因而避免了关税,并降低了运输费用。这说明该条约的签署(  )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便利了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

10.“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者诏书数下,如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这段材料反映了(  )

A.维新派的变法图强的思想

B.统治者重视科举制度

C.洋务派开创教育近代化

D.革命派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11.“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某某,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该条约的内容反映了(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列强势力开始深入到内地

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工具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12.新冠病毒肆虐之时,全国上下目光聚焦XX这座“英雄的城市”。110年前在这座城市就发生了一次具有历史性巨变的大事件,关于这个大事件的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

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③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④打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步潮流的闸门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在陈独秀看来,“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这些学说是“片面之义务,不平等之道德”,如果“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材料体现的观念是(  )

A.要变革传统道德观念 B.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C.变革中国的政治学术 D.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14.“弱国从来无外交,苟存天地任某某。尊师教诲齐天下,慈母盯哼不折腰航舰如今嫌水浅,嫦娥不再恨天高。百年洗雪谁堪忘,多少男儿是俊豪。”此诗是纪念100多年前中华大地爆发的一场伟大运动。与此相符合的是(  )

A.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C.标志中共开始掌握领导权

D.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5.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轮航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D.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16.“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革命”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有(  )

①基本消灭了吴某某、孙传芳的主力

②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③革命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④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它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它指的是(  )

A.农村包围城市 B.武装夺取政权

C.工农武装割据 D.建立XX根据地

18.有学者评价:“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说明长征(  )

A.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B.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9.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胜利成果代表着人类对和平的认知、对正义的界定,为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上了一道“安全锁”。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

A.德国闪击波兰 B.卢沟桥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珍珠港事件

20.“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中国共产党的这一系列举措促成了(  )

A.国共合作打倒列强除军阀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共之间矛盾的彻底消除

D.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21.“它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妄想迫使中国屈服、早日结束战争的计划,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以它结束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万家岭战役 B.XX保卫战

C.豫湘桂战役 D.第三次XX会战

2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的政策是“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则是“地主减租减息”,中共调整土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B.武装反国民党反动派

C.确立中共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打出工农革命军旗

23.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开始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能取得最终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苏联出兵东北,打垮了日本关东军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的浴血奋战

C.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D.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全民族抗战

24.“毛泽东在XX西柏坡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并且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5.“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上,公元前221年,公元1911年和1949年发生的三次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其中第三次“大革命”(  )

A.使地主阶级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使中国迈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

26.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此材料最能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促进了中国的文化繁荣

27.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但在“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其表现有(  )

①广大知识分子遭到批斗②刘少奇同志被迫害致死③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逮捕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28.全国基层普选完成以后,150个省辖市,2064个县、自治县及县一级单位和170个中央和省辖市的区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总计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226人,其中妇女代表147人,少数民族代表177人。这些活动是为了(  )

A.讨论成立新中国 B.筹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 D.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9.1985年,XX省XX县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与1979年相比减少了9.9%,而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却分别增加了49.2%和39.5%。这一现象体现了当地(  )

A.乡镇企业发展面临困境 B.农民耕作积极性不高

C.经济体制改革初显效果 D.服务业发展速度最快

30.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科学发展观

C.“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31.我们党在某次重要会议的报告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  )

A.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2.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怕金字塔。”金字塔见证了古埃及文明的灿与辉。在该文明的古王国后期,金字塔越修越小。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统治者思想趋于理性 B.统治者开始重视民生

C.统治者有了平等意识 D.统治者权力逐渐衰落

33.公元前4世纪,随着亚历山XX征,大量希腊人迁到东方,吸收当地的文化与风俗。希腊文化传入印度与佛教结合,形成了一系列雕塑、绘画艺术。可见,亚历山大帝国(  )

A.强化了等级制度

B.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C.推动了海外贸易

D.统一了东西方的语言文字

34.拉丁文源于意大利,随罗马帝国的扩张而广泛流传。在中世纪,欧洲人如要当僧侣、教师或担任其他有学问的职业,都要学习拉丁文。即使拉丁文逐渐衰败,但依旧被认为是“永恒的语言”。这说明(  )

A.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拉丁文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语言

C.帝国的衰亡客观上导致了文化的衰败

D.意大利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35.《全球通史》中写道:“按照中国模式,全国划分成若干国和郡,……新的自耕农有义务向中央政府纳田赋和为国家服徭役。”该材料所描述措施的影响是(  )

A.法兰克王国确立起封建等级制度

B.日本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C.形成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36.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

A.租地农场的出现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之一

B.封建庄园制经济逐步繁盛

C.这种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的双方是土地所有者和农业工人

D.11㧟14世纪西欧经济方面的变化直接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

37.语言的传播和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在15~17世纪出现的potato(马铃薯)、banana(香蕉)、maize(玉米)和19世纪出现的telephone(电话)、telegraph(电报)、electron(电子)等新词,反映的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 启蒙运动

D.新航路的开辟 第二次工业革命

38.“革命给了美利坚人一个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的机会,美国不仅与英国殖民统治分离,而且与整XX世界专制主义分离。”对文中“机会”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打破殖民枷锁,赢得国家独立

B.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

C.实现国家独立,确立民主制度

D.废除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

39.“这场革命(法国大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度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这表达了作者(  )

A.拥护资产阶级君主立宪 B.肯定立法行政司法分立

C.宣扬权利面前人人平等 D.赞美法国大革命进步性

40.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下列关于这场变革的影响错误的是(  )

①它推翻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

②它促进了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③它引起了人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④它将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41.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下列关于这两次战争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战争的爆发都与英国的殖民统治有关

B.前者以争取民族独立为目标,后者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旗帜

C.两次战争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两次战争都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42.下面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13年工业产量排名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排名

1

2

4

5



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英法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

C.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

D.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

43.史学家认为,十月革命是一场类似于法国大革命的社会革命,唤醒了人类进行社会革命的需求、精神和愿望。下面印证了史学家观点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C.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埃及“自由军官组织”起义

44.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

A.新政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

B.新政解决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C.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政策调整

D.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45.如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主要三个国家,对此海报发行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欧洲战场是消灭德国法西斯主战场

B.苏美英团结战斗推动欧洲战场走向胜利

C.苏美英已经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D.海报意在鼓舞反法西斯国家的信心

二.多选题(共10小题,共20分)

46.如图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

/

A.开放XX、XX市、XX、XX为商埠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D.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47.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斗争,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下列历史事件的内容或意义叙述正确的有(  )

A.XX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秋收起义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C.三湾改编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48.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

A.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C.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D.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49.李克强总理在谈及两岸关系时指出“打断骨头还连某某,同胞之间、手足之情,没有解不开的结。”这段话反映了(  )

A.台湾和大陆有着共同的民族情感,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B.中国政府对妥善解决台湾问题充满信心

C.武力解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途径

D.台湾问题不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应当交由国际社会来解决

50.澳门大学校长特别顾问冯达旋的《“一带一路”与新文艺复兴》文章中说到:“一带一路”战略将推动亚欧沿途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诞生新的文艺复兴。以下有关文艺复兴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否定神的绝对权威

B.鼓励人们探求知识,追求幸福生活

C.强调人的价值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

D.宣扬忍受苦难

51.下列对“公元1500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19世纪中期,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有(  )

A.美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54.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时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邓小平的这一观点(  )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中国的改革开放;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模式

55.德、意、日法西斯统治建立的共同特点是(  )

A.对内独裁统治 B.对外侵略扩张

C.疯狂扩军备战 D.由法西斯政党掌权

三.解答题(共3小题,共21分)

1.请列举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走上法西斯道路的三个国家。

2.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场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㧟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比较)

/

3.20世纪50年代,党政.和府为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采取了什么措施?

教学设计(14分)

根据初中历史《洋务运动》设计一篇教案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2019年XX省考真题B卷
  2. 英语二考研大纲详解
  3.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答题卡模板可编辑
  4. 6月四级真题(第1套)
  5. 英语答题卡模板
  6. (XX卷)中考英语第一次模拟考试(答题卡)
  7. XX省考模拟卷-文化自信-模拟试卷
  8. 近代史复习资料
  9.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2009年下半年 网络工程师 上午试卷
  10. **_*-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元调)语文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11. XX省“三支一扶”考试真题及答案
  12. 考风考纪教育材料
  13. pc-答题卡使用手册-学生
  14. 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设计运用中的设想
  15. 2018年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
  16. 初中历史导生制教学模式“五部曲”
  17. 新高考语文XXXXX卷

以上为《**_*历史选调进城考试初中历史模拟卷(一)》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