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旋转与垂径定理

本文由用户“zengdaiwen”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1-17 12:37:52 举报文档

以下为《第一讲旋转与垂径定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一讲 旋转与垂径定理

编者:黄某某

基本知识梳理

1、旋转

旋转的目的:将分散的条件集中,隐蔽的关系显现

旋转的条件:具有公共端点的等线段

旋转的方法:以公共端点为旋转中心,相等的两条线段的夹角为旋转角;

(1)求旋转后点的坐标的问题

(2)正方形绕直角顶点旋转

(3)夹半角模型

2、垂径定理

二、思想方法引领

第一部分:旋转

1、求旋转后点的坐标的问题

【方法引领】

(1)旋转90°后点的坐标规律总结:已知点??的坐标为(??,??),??为坐标原点,连结????,将线段????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

??

??

,则点

??

??

的坐标为(??,???),将线段????绕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

??

??

,则点

??

??

的坐标为(???,??)

(2)旋转180°后点的坐标规律总结:已知点??的坐标为(??,??),??为坐标原点,连结????,将线段????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得??

??

??

,则点

??

??

的坐标为(???,???)

例1:点A(2,-3)绕原点顺时针旋转180°得点C的坐标为 .

点A(2,-3)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点C的坐标为 .

练1:点A(2,-3)绕点B(-1,2)逆时针旋转180°得点C的坐标为 .

练2:点A(1,-3)绕点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P是______三角形.

/3、夹半角模型

【方法引领】特点:①共端点的等线段;②共顶点的半倍角

方法:利用截长补短或旋转的方法做辅助线,与勾股定理相结合.

例2: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MAN=45°,∠MAN的两边分别交CB、DC于点M、N。

求证:????+????=????

/

练习1:如图,正方形ABCD中,∠EAF=45°,连接对角线BD交AE于M,交AF于N。

证明:

????

2

+

????

2

=

????

2

/

第二部分:垂径定理

【方法引领】

1、解有关圆的问题时,时常需要添加辅助线,针对各种具体情况,辅助线的添加有一定规律,利用垂径定理常作“垂直于弦的直径”(往往又只是作圆心到弦的垂线段),连接半径,构造直角三角形.

2、垂径定理常与勾股定理结合在一起,进行有关圆的半径R、圆心到弦的距离d、弦长a和弓形高h等数量的计算.这些量之间的关系是

??

??

=

??

??

+

(

??

??

)

??

,??=??+??.根据这些关系,在a、r、d、h四个量中,知道其中任何两个量,就可以求出其余的两个量.

例3:如图,是?0的直径,弦于点,若,,求的长.

/

练习1:如图,在一座圆弧形拱桥,它的跨度为,拱高为,当洪水泛滥到跨度只有时,就要采取紧急措施,若某次洪水中,拱顶离水面只有,即时,试通过计算说明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一讲旋转与垂径定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