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代词知识点

本文由用户“liupch888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7 13:28:23 举报文档

以下为《人称代词知识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代词概说

代词是起替代和指示作用的词。可以指代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副词等,也可以指代词组,甚至句子。

代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按传统的观点,一般都把它归入虚词。

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代词

“吾”魏晋以前很少作宾语(否定句除外)。

“余”“予”古音相同,古籍中《尚书》多用“予”,《左传》多用“余”。

“朕”本是一个普通的第一人称代词,在秦以后成r2封建帝王的专称。

附:自、己、身

有的语法著作称之r2“反身代词”,即表己身的代词。

《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论语·颜某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楚辞·九章·惜诵》:“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團人之所仇。”

第二人称代词

“汝(女)”“尔”“若”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对长辈、平辈均不可称“汝”“尔”。

“而”“乃”多用作定语,偶尔作主语,不能作宾语。

附:你、您

“你”字来历——起于隋唐时代,源于“尔”。《通雅》:“尔,又r2尔。尔,又作你。俗书作你。”《寒山子诗》:“再三劝你早修行,是你顽痴心恍惚。”

“您”字来历——金元时代并不表示尊称,而是“你们”的合音。《董某某》:“教您夫妻尽百年欢偶。”

(三)第三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没有专职的第三人称代词。现代汉语使用第三人称代词的情况,古汉语可用如下方法表示:

《左传·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重复名词

《论语·微子》:“使子路反见之,〔 〕至, 〔 〕则行矣。”

——省略主语

《左传·曹刿论战》:“彼竭我盈,故克之!”

《左传·晏婴论季世》:“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室从之。”

《书·伊训》:“古有夏某某,方懋厥德,罔有天灾。”

——借用指示代词

“彼”借用率不高,一般作主语;“其”“厥”只作定语;“之”只作宾语。

附:他

“他”字来历——“他”(它,佗)本旁指代词,上古含义是“其他”“别的”,如《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到了唐代,才发展成r2第三人称代词,如高适《渔父词》:“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五四时期刘半农造“她”字。

(四)古汉语人称复数表示法

古汉语人称代词无单复数之分,单数可表复数

《左传·庄公十年》:“齐师伐我。”

《列子·汤某某》:“吾与汝毕力平险。”

加“侪、曹、属、辈、等”表人称复数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吾侪何某某?”

《史记·鸿门宴》:“若属皆且r2所虏。”

《后汉书·马某某》:“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附:谦称和尊称

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起代词的作用。

1.谦称起代替第一人称代词的作用

《左传·齐桓公伐楚》:“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齐桓公伐楚》:“岂不谷某某?”

《战国策·范雎说秦王》:“是臣之大荣也。”

《史记·孝文本纪》:“妾父r2吏,齐中皆称其廉平。”

《报任安书》:“仆非敢如此也。”

2.尊称起代替第二人称代词的作用

《左传·晏婴论季世》:“子将若何?”

《战国策·齐某某》:“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战国策·赵某某》:“先生助之奈何?”

《史记·陈胜起义》:“足下事皆成。”

3.古代自称名是谦称,称人字是尊称

《战国策·齐某某》:“文(孟尝君名)倦于事。”

《报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庖丁解牛》:“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某某。”

《吕氏春秋·察今》:“是吾剑之所从坠。”

《荀子·正论》:“是乱之所由作也。”

《荀子·议兵》:“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

——用来……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r2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的原因

“所” 和“者”和动词组成短语后意义不同

“所食”与“食者”

“所……者”和“所”字结构意义相同

“所食者”=“所食”

名词+之+“所”字结构

民之所食

“所”字结构+之+名词

所食之粟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人称代词知识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