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案例介绍 :黄某,男,14岁,寄读生,学习成绩偏差,智力较好,对数学曾经感兴趣。性格倔强,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家里,一旦家人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使性子,以不做作业不读书来抵抗父母,弄得父母亲实在无计可施。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也很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双眼迷离,装作不在乎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有些老师因他上课讲话点他名字,从此他就和该学科老师作对,上课故意睡觉,不交作业。考试时做得起的题都故意不做,成绩常常是十几分。多次找他谈话,他一句也听不进去,是个家长和老师十分头疼的孩子。
案例分析 :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该生母亲工作压力较大,也很繁琐,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教育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
4、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黄某在数学方面的优势成立一个学习互助组,让其担任组长,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5、本人的自我调节:指导黄某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6、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黄某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黄某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和父母、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学习比以往更认真,上课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也能按时交了,一些学科成绩很快就跃到了及格以上。尤其可喜的是,“饭来张口”的他在家也能帮父母分担家务了,变得懂事多了。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