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新时代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一、师德概述
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道德。医生有医师,商人有商德,老师有师德。不管是哪个行业,我们都得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
作为教师,我们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当然也有家长等等。我们的教育应是“用心而不是用手段”的教育,其实,做任何事,只要用心且坚持去做,肯定能做出一番天地。现代教育倡导建立“双向主体和谐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居高临下,处处以师威压之,亦不能只求学生发展而忽视老师自己的成长,我们应与学生一同成长。要成为一名人师,一定要做到三点: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傲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心贴心的交流。《介绍新的师生关系》,普通老师和名师之间就隔一层窗户纸!只要是把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课前认真地去用心设计,课堂上用幽默、风趣生动的语言(举例、吃肉故事、李达武上课、我校张某某老师上课等)(肢体语言)去引导学生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你要教的内容,你就是名师!(强调用“心”)。
教师职业(教书〉从传统意义来看,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是 为了生活而教书。发展到现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已经有了很大改变,教书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教书就成了一种立业的根基,精神的寄托。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上已经构成了我们人生的绝大部分,所发从本质上讲,工作的好坏,就直接决定了我们生活质量的高低!“工作质量决定生活质量”。
二、师德的含义:
师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在当今社会,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尊则。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的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即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
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而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践了最基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天天与小朋友接触,深深感触到同学们的纯真,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得非常优秀。
三、师德的基本内容
主要内容分别是: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1、依法执教众所周知,依法执教’,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其含义有二,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首先,要守法,即严格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尊重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不歧视后进生。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受教育者,就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问题。尤其是我们在面对差生或所谓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大问题,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高低的一个起码尺度。
5、团结协作一个和尚挑水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
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
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这两首童谣,讲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正是团结协作的结果。从“人不如蚁”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呢?请大家讨论!我个人认为,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超越个体的局限,发挥集体的协作作用,产生1+1>2的效果。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